第477章

沒過兩天,紀清志就在一家小醫館坐診了。

看著不大的小醫館坐落在相對繁華的街區,每日裏來看病的人不少,坐診的大夫共有三位,除了紀清志這個客座的,剩下兩個都是醫館的常備大夫,其中一個就是醫館主人家的叔叔劉大夫,另一個則是醫館雇來的聶大夫。

有兩個大夫,這家小醫館就能接一些出診的活兒了,不用死守著醫館,相對來說更為開源。

“大夫,你說,我這病還能好嗎?”

來看病的中年男子滿面愁苦之色,捏著藥方遲遲都不去拿藥。

給他看診的聶大夫見他如此,面露不悅,自己都開了方子,他連吃都不吃,就問能好不,什麽意思,質疑自己的醫術?

他假寐著眼,只當沒聽見,完全不搭理。

醫館內還有劉大夫正在給一個老人看病,他留著一把看起來就極為仙氣的胡子,飄逸有型,此刻也正假寐一樣,半閉著眼,捏著胡須沉吟,一會兒才說了個方子出來,慢條斯理地讓老人家回去先按方子吃藥,吃兩天再過來看。

陪著老人在看病的漢子似乎是他兒子,訥訥點頭,也不知道該問什麽,還是劉大夫沉吟了一會兒見無人搭腔,半睜開眼看了一眼,這才慢慢說了藥材的煎法,“……這藥之效不效,全在水上,劑多水少,不見藥效,劑少水多,徒耗藥效……再煎投水少,三煎可合劑,三服之後,再無其效,不必用之……”

他說得長篇大論,似乎每一句都能開個講座的意思,一旁紀墨聽得,雖有些不是太懂,專業知識點也緩慢增長了一兩點,起碼對藥材的煎煮方法這裏,劉大夫的確給出了比較全面的說法,但這種說法具體該怎麽應用,又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老人聽得連連點頭,仿佛真的明白一樣,旁邊兒那漢子卻滿面迷茫,眼看著要到最後了,不得不開口問:“大夫,這藥到底該怎麽煎?”

劉大夫說了半天,本來可以完美收官,聽到這一問,當場吹胡子瞪眼,“我適才不是說過了嗎?”

漢子赧然,實在是有聽沒有懂,老人蹦起來在漢子背後拍了一下,“你個阿大,還跟上次一樣煎就行了!”

說話間,拎了藥包出門,那漢子恍然嘟囔:“那不就是三碗水煮成一碗嗎?說那麽多做什麽?”

他的嗓門大,哪怕走出門幾步,聲音都傳到裏面了,劉大夫聽得直瞪眼,卻也看不到門外的人影了,不好發作,坐下來只念叨“不足教,不足教”之類的話。

一旁的聶大夫也好容易打發了那反復詢問是否能夠病好的人,滿心的牢騷,順勢傾吐:“怎麽每日都有這等人,藥都不吃,如何病好?”

劉大夫聞言,嗤道:“愚民愚婦,竟是信那等村教,不足與言。”

紀清志才來,也算是個新大夫,面生,剛才那兩個求醫的都找了面熟的大夫,讓他坐著旁觀了兩場問診,這會兒聽到村教,問了一聲:“什麽村教?”

他能來這裏坐診是沒工資的,只在收納病人之後給醫館分成,算是借著醫館門面賺點兒自己的生活費,跟另外兩位大夫沒什麽利益紛爭,劉大夫自持年長,凡事總愛賣弄兩句,便道:“你是外來的,不知道,咱們這邊兒廣信村教,只說若肯虔誠,那病就能不藥而愈,這話聽著好聽,也就是糊弄那些什麽都不懂的人罷了,弄得這醫館也愈發不好做了。”

葛大夫聞言,也在一旁抱怨:“可不是怎地,連采藥人都多有改行的,難道我等大夫還要自己采藥不成?”

南裏城附近沒有幾座大山,便是采藥也找不到什麽好地方,他們這邊兒的用藥多是藥材商運來的,再有就是那些不辭辛苦大老遠過來的采藥人的功勞了。

這醫館不大,跟紀家醫館有一樣的問題,買賣量少,大的藥材商看不上這樣的生意,也只能是多多依靠那些賺辛苦錢的采藥人了。

紀墨在一旁聽得皺眉,怎麽,這采藥人還能改了行業不成?這種職業技術性也很強,少有競爭,一般來說世代相承,怎會輕易轉行?

“也罷了,來看病的也少了。”

一方面是送藥材過來的少了,一方面是病人也少了,這樣倒也不太影響什麽。

聶大夫是從醫館拿固定工資的,不管本月有沒有病人,坐診一天就收一天的錢,病人多少他都沒提成,劉大夫跟醫館主人有親戚關系,也算是半個東家,就要操心多了。

才說了兩句,又有病人來,都是一些老病人了,或者來換個方子,或者幹脆再拿些藥,紀清志又跟著白看著。

就這麽著白看了一整天,紀墨也在旁邊兒陪了一整天,聶大夫不愛理人,只有劉大夫說話才跟著說兩句,沒病人時,寧可看書也不搭理紀清志,更不要說紀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