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收徒弟這件事,對紀師傅來說是沒什麽新鮮感的。

造橋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如果按照現代的分工,一個總設計師,一個總工程師,還要有什麽監理,下面一層的小工程管理者,再進一步細分到底層,真正開始工作的那些也不可能都是沒什麽文化底蘊的農民工。

紀師傅祖輩傳承下來的,相當於設計師和工程師的職位,下面的那些也是需要人做的,而這些人還要是信得過的人手,能夠完美地理解他們所需要的擺放位置,不會出現差之千裏的情況。

所以,收徒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這些人必然需要知道部分的知識,哪怕不是全部核心的技藝傳承,也需要有一些外圍的傳出去,他們才能更好地工作。

不是隨便招徠人手就可以的,需要懂得一定的技術,這就是有門檻了,而與其用別人的人,還不如用自己的人,徒弟就是一種很穩固的拉攏手段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在古代基本是能夠落實到位的。

紀師傅的爺爺收了很多徒弟,紀師傅的父親也收了很多徒弟,到了紀師傅,以前的那些大輩分的“徒弟”他都支使不動,也只能收一些徒弟來幫手。

在收徒弟這方面,紀師傅已經很有自己的心得了。

誰想學,就把兒子帶過來看看,問幾個問題考較一下,不算笨,能聽懂話,做到位,就可以收下了。拜師的錢糧什麽的,意思著給,給多給少,紀師傅都不計較,不一樣的是,給的多的他就多照顧一下,給的少的就可以放養了。

這些徒弟的來源也很復雜,有的是父親爺爺就在紀家當徒弟的,如今把兒子孫子送過來,半是報恩,半是想要學到核心技藝。

有的是常年跟著做工的那些,年齡可能大了點兒,但是真的想要學這門手藝,便也會過來拜師,有個名分才好正大光明來學。

這年頭,偷師是很讓人不齒的,而有些東西,也不是隨便看看就能偷師的。為什麽要在這裏選址,為什麽要在這裏定位,為什麽要用這根木頭而不用那根,為什麽要選擇這塊兒石材……

種種細碎的問題,每一項都能延伸開來講一堂課,只憑看,怕是看不懂。

再有,古代沒有什麽大型的機械,真正需要造橋的時候,通常都會依靠人力,這也就意味著某種選擇局限造成的技術壁壘,怎樣造一座石拱橋,該是怎樣的弧度才能夠支撐那樣的力,該是怎樣的黏合才能夠不至於垮塌……各種精細的計算,沒有公式的情況下,對很多人都恍若天書,只能以“經驗”“技術”來理解。

在這方面,就格外講究傳承,需要師父講了才能知道。

而師父一輩子也未必能夠造幾座橋,人力的限制,物力的限制,有的時候一座橋一造三年都算是時間短的,若有更大的難度,怕不是幾十年都要耗費在造橋上。

像是某個山區,就有一種橋,叫做藤橋,采用天然的藤蔓植物來造,卻並不是把它們砍伐下來當做繩子弄成變相的“繩橋”——稍作編織,或成兩邊兒護欄的麻花狀,或者如同席子一樣在腳下供人行走。

這種藤橋是先把精心選擇的一種藤或者幾種藤種植在兩岸,再在對方生長過程中做出一定的修飾,讓它們往著一個方向生長,最終延伸出來的長度可以勾連成橋,但,僅是中間接觸能夠打結還是不夠的,還要讓它們纏繞在對面的藤上繼續長,長到能夠在對面爬地爬樹,紮下堅實的根基來,這條藤橋就基本成形了,之後就是一系列的修飾鋪墊,方便行人來往。

也可看做繩橋,但它本身所需要的是藤蔓的生長時間,一座橋,幾十年,並不稀奇。

而它的天然穩固性,卻要好於那些可能腐壞的繩橋,畢竟,藤蔓還是活的,只要持續生長,只會更加粗壯,更加結實。

一個人,一輩子,又有多少個幾十年呢?

這樣的藤橋,便是有幸建造,可能一生也只得一個,更不要說很多藤蔓未必能夠支撐多少重量,這其中需要考量很多技術層面的事情,並不是想要什麽橋就有什麽橋的,還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

紀師傅祖祖輩輩都是造橋的,他們所能積累的經驗就是這些可能旁人一生都未必碰到的新式橋梁如何建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後輩人聽了就能增長見識,更不要說他們真的建造過,積累下來寶貴的經驗,破解了技術上的疑難,讓其有可能實現。

這些經驗疑難,很多都是一次性的,如同那藤橋,未必還能建造第二個,獨一無二,自有其珍貴之處。

正是這些積累,讓紀師傅有了如今的名望,連官府都能第一時間想到他,這是大匠才有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