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六年9月12日 晴(第2/4頁)

老丁輕輕點了點頭,顯然是認可了宋北雲的想法。

而宋北雲吃飽了飯後,站起身一甩袖子:“那我先去忙了。”

到底是有糧不慌,現在旱災這麽嚴重,局勢居然都很穩定,至少金陵城裏的生活一切照舊,但光看城市是不行的,一定要親自走到田間地頭去看看百姓的真實情況,這才能知之真切。

貪腐,現階段還是不敢的,因為查的很緊,而且各級精算審計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各級官員並不敢貪汙,但他們是不是受賄了,這種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的事,就祈禱他們不要東窗事發吧。

宋北雲走後,丁相緩緩轉過頭來,再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前些日子我與王爺閑聊,就說我等都老了,不中用了。”

“是啊,不中用了。”趙相也是悵然若失:“這人,怎的一晃眼就老了呢。”

兩個在朝中本來死對頭一般的人突然卻是異口同聲的笑了出來,笑聲中徜徉著對青春的無限暢想,恨不能再年輕一回,再與這些年輕人一較高下。

“家父曾言,這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難便難在那做人心之上。我從未曾想過有朝一日在災年時還能如此悠哉。”趙相仰起頭看著頭頂的樹影婆娑:“大宋的年輕人,強啊。”

“是極。”丁相忙不叠的點頭:“這些日子我隨著這個混賬小子四處去看了看,那些年輕人當真是不容小覷,最大的不過三十五六,幹的事卻是我們都未曾設想過的。”

“若是我再年輕個三十歲,我定然也要去一爭高下,看不起誰呢。”趙相輕笑一聲:“當年老夫也是名震四方的才子呢。”

丁相不言語,只是悵然若失。

而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八月,八月眼看臨近中秋,天氣也逐漸涼爽了起來,但大地仍是一片焦土,不曾有半滴雨落下,即便是連人工降雨的環境都沒有。

各地的報告接連不斷的傳來,各地幾乎都面臨著糧食作物絕收的風險,各地紛紛開始告急了,而官倉也正式開始開倉賑災。

此時,宋北雲也與丁相來到了廬州府之中,再回廬州府,宋北雲都覺得有些陌生了,但他倒是發現外頭的新城已經完全建成了,足足將廬州府擴大了一倍有余,而在新城的外頭還有一塊碑,碑上記載的便是當年他們落難在此受廬州照顧的故事。

其中點名道姓者,福王、公主和刺史之後便是宋北雲,丁相看到這塊碑時還轉過頭問宋北雲:“是你吧?”

“昂。”宋北雲點了點頭,抿著嘴說道:“這些人真是,讓他們別提別提,咋還給刻碑上了呢,真是……”

“我看你尾巴都快翹上天了。”丁相撇了撇嘴:“新城看上去還不錯,當初你以何方法賑災的?我記得當年朝廷可是毫無辦法,只能讓人將災民驅趕至廬州府自生自滅。”

“計劃經濟。”宋北雲嘆氣道:“用有限的資源,生生擠出了三十萬人的口糧。從那會起,我就打定主意絕對不能再吃糧食的虧了。”

丁相輕輕點頭,而就在這時,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戴著草帽牽著牛,手中還拿著一本書從他們身邊經過,看到這兩個奇怪的人站在碑前曬太陽,他便好奇的迎了上去打量了一番後開口問道:“兩位可是外地人?來尋人?”

丁相側過頭看了他一眼,而宋北雲搶險答道:“對啊,發現人已經走了,便是只好暫時找個地方落落腳了。”

“那進城吧,在這裏暴曬可是要被秋老虎吃了的。”少年說話頗有幾分幽默:“城中有客棧,進去等好一些。”

“連客棧都有了。”宋北雲笑道:“幾年不來,變化挺大。”

那放牛郎一臉驕傲的說:“新城比舊城都好,裏頭什麽都有,有客棧有書局還有學堂呢。”

丁相一邊跟著這放牛娃往裏頭走,一邊好奇地問道:“你這放牛的小子也識字?”

“這位老丈可是瞧不起人了。”那放牛娃揚了揚手中的書:“廬州是個什麽地界,那可是宋北雲宋大人的故鄉,宋大人都說了人人可讀書,那我為何不能識字呢?再說了,我這可不是四書五經。”

他將手上的書攤開,上頭赫然便是一本數學院編撰的算術入門,而他在他的布口袋還拿出了兩本,都是一些工學上的書籍。

“書局的書很便宜,還能租。夜裏還有先生在書局中授課,白日放牛,夜裏讀書又不耽誤,怎的就不能識字了呢?”

丁相看了一眼宋北雲,而宋北雲攤開手表示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兩人被帶到客棧後,丁相也發現廬州新城這地方有些奇怪,就是讀書人特別多,他們湊在一起三三兩兩,有錢的坐在店裏吃些酸梅湯,沒錢的坐在屋外的樹蔭下,手邊也放著些綠豆湯之類的飲料,時不時的爭論一些問題,倒是有趣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