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六年4月15日 晴

“國策之所以為國策,這裏頭就涉及到一個關於未來的討論。一項國策的制定一定是要對後世產生好影響的,敵人反對的就是我們要堅持的。士紳們反對土地國有,我們就要將土地國有貫徹到底,士紳們反對教育公平改革,那麽我們就要將教育辦起來。”

宋北雲在敲黑板,這是正兒八經的敲黑板,因為他現在知道了晏殊的短板,晏大官人的確是很會處理人際關系,這一點比宋北雲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但他對正兒八經的理政方針卻是有點兩眼一抹黑。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吟詩作賦,那是動輒就是要有成千上萬人因此犧牲的,盲人摸象?最終就會摸出王安石那種雙腳離地的政策,理想滿值、實踐零分。

“之後,這幾年的基本國策是什麽?你可還記得?”

“扶貧脫困、自力更生、積糧積產。”

晏殊點頭道:“這我還是明白的。”

“嗯,我們就用扶貧來說,這其中你的責任非常大,脫貧先脫盲,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萬裏之行第一步就是要掃盲,減少最底層的文盲率,讓他們識字。第二部是將教育義務化,這個概念好理解吧?”

“嗯。”晏殊點頭:“不讀書就犯法。”

“對。”宋北雲點頭道:“那這第一和第二步之間就有許多工作要做,首先是提高產能,這個工作是我的,換句話說就是用更先進的工具來置換出青壯勞力來讀書。其次就是擺脫繁重的農稅,精簡苛捐雜稅,讓最基層的群眾能夠擁有更多可支配的錢財和精力,在這兩項基本實現之後,才能夠逐漸開始。而掃盲是所有國策的前置條件,沒有更高級的社會勞動力,沒辦法完成社會階段的轉型。”

而就在他講課時,外頭突然有人進來通報並交給了晏殊一封信,晏殊打開看了一眼,順手就將信遞給了宋北雲。

看完信後,宋北雲歪著頭看了一陣,笑了出聲:“世家辦事是真的講究。”

“嗯,相當講究。”

原來這封信上的內容是請宋北雲到江城第二有名的園林之中赴宴。

為什麽不去第一有名的呢?因為第一有名的是黃鶴樓,晏殊在那被人插了一刀,再在那宴請宋北雲?這是幾個意思嘛。

而這次他們來的人不光有他們馮家各房的分家,還有一些鄂州,甚至是隔壁長沙的大戶,都是一些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除了那些被處置的,基本高級點的家族都到齊了。

但要說危險有沒有?其實宋北雲不敢打包票,人逼急了什麽事都會幹,有時候根本不會考慮後果,但即便是危險都必須要上前的,因為這個時候就是各方角力的最後一程,誰接不住就等於誰要讓步。

那後頭其他地方的改革幾乎就不可能進行下去了,全天下的大戶們可都伸長了脖子等著呢。

“去麽?”

“自然是要去的,不光我要去,你也要去。”宋北雲將信放在了桌子上:“準備準備吧,明日赴宴。”

“我不去不成?”

“那不成,萬一他們埋伏了刀斧手,上路也不能我一個人去啊。”宋北雲理所當然地說道:“你老實收拾吧。”

晏殊長嘆一聲,心中滿是無奈。

其實宋北雲的擔心不無道理,士紳們今日齊聚馮家,正由馮會主持商討相應對策。

“倒不如想個法子除掉此子倒是一了百了。”

這個意見得到了許多附和,但馮會卻只是冷笑一聲,這些人可當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若是宋北雲那麽好除,天下那麽多人想要他的命,他怎可能還活到今日?

莫要說什麽再如黃鶴樓那場一般進行刺殺了,馮會毫不懷疑哪怕是此時此刻馮家大宅外頭都有探子在盯梢,來了幾個人、談了多久,不用幾個時辰便會傳到宋北雲的耳中。

就這幾人還妄圖刺殺這樣一個年少成名的國士?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此等話,便莫要說了。若是能除,那人怎可能活到今日。”

世上到底是有明白人的,還沒等馮會開口便已經有人接了茬,語氣中帶著戲謔。

“你怎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

“那你行你上,我倒是要看看你這鹹陽甘家的分家是個什麽下場。”

而那人卻是哈哈一笑:“你怕不是在襄陽遭人嚇破了膽。”

“嘿。”那襄陽的豪門一拍桌子:“這不丟人,既身為家主自是要與大局為重。”

這襄陽的豪門當年可是親眼看著宋北雲一日破襄陽,然後又將襄陽刺史全家及其黨羽坑殺於城外,就是現如今城外那個誅邪碑還佇在那裏鎮壓著數百怨魂。

他不怕?他怎麽可能不怕?見識過宋北雲能耐的人,誰不怕?看看今日到場的有江城豪門麽?別說那些名滿天下的豪門,就連一些他們看不上眼的暴發戶都不敢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