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舊時新日

宋繼開上了高鐵,直奔萬園市而來。

許問沒有接到通知,這一次,李三司並沒有提前知會他。

宋繼開上車的時候,許問正站在四時堂二層那個“不存在”的房間裏,又搬了一塊白板上來,開始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寫字。

他給這個房間新取了個名字,叫“第五室”。

室也通時,指的是四時之外的第五時,超出了四季之外的別樣的時空。

他站在第五室裏,把在班門世界裏得到的那些修復建議一條條寫上去。

這塊白板仍然被分成了左右兩半,許問把班門世界大師的提議寫在了右邊,左邊則空了出來。

內容很多,他選了最細的白板筆,字寫得非常小。

能被明山邀請去流觴會的,當然是大周最頂級的工匠大師,現在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聚集在了新逢春城。

於是,這也相當於是大周最強大的技術力量。

這些力量向著同一個方向使勁,爆發出來的能量極其驚人。

由此,許問也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技術這種東西,其實也不是憑空而生的,前後有脈絡,有傳承的軌跡與方向。

大部分情況下,新技術都是在舊技術的基礎上誕生的,由舊技術改進變革而來。

就比如,唐朝華盛,宋代清雅,前者繁,後者簡,但後者的技術先進度肯定超過前者。

而到了清代,手工藝技術不斷突破,達到了新的頂峰。

一個說起來很有趣的例子,很多人覺得雍正雅,乾隆俗,這其中固然有個人審美的原因,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乾隆時期有了新的技術突破,以前做不到的工藝現在也能做到了。

技術與審美,其實常常是互相影響的,在古代尤其如此。

人們喜歡一樣東西,經常不僅是因為它符合自己的審美,還因為它稀有。

總地來說,新技術通常是會比舊技術更進步的。

但在班門世界,卻沒這回事。

這樣說也不準確,但就像許問曾經在江南觀察到的一樣,不同時代的技術在這裏混雜在一起,非常混亂,難以分割。

但是要說的話,它們又不算完全沒有脈絡,還是能找到一些規律的。

許問也很快找到了原因所在。

這還是跟曾經的那個唐有關。

在那個曾經的唐朝,無數的成名歷史人物以及新技術、新藝術品混合在一起,共同鑄就了一個奇特而輝煌的時代。

那之後,雖然時代信息流失,很多東西都不存在了,但作品留了下來,其中蘊藏的技術留了下來,被很多人揣摩、模仿、復制。

由此,大周的技術也是非常混亂的,在許問的眼裏看來,它帶著另一個世界許多時代的不同特征,但又有著自己的發展,有許多跟另一個世界相異的特性。

許宅是座很有趣的宅子,就著這個命題,大師們可以討論得非常深入,從中展現出來的內容非常多。

也正是因此如此,許問格外感受到了班門的特別,它自成體系,跟現代世界的古代歷史既相似又有很多不同。

然後他就發現了,許宅確實與班門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從中展現出來的技術體系,與班門世界的正是同一套!

這一點,許問早就察覺了一些端倪,這時也沒有特別吃驚,只是讓他更想快點成為天工了。

經由這些大師,他又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術,其中很多正是許宅所用的。

它們被羅列在了這塊新的白板上。

未來,它也將進入許宅的修復方案,成為其中重要的技術儲備。

許問一邊學,一邊寫。

他在兩個世界的任務都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不過他樂在其中,不知疲倦。

現在來往於許宅的人變多了,他在平鎮展銷會探古活動中的獎勵,八大庫的材料也已全部向他開放。

他先是拿到了八大庫的庫存單,他想要的幾種裏面都有。

但是自然材料這東西,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批次都有可能不一樣,變化非常大。

所以,許問出門的時候變多了,外人過來許宅的時候也變多了。

各種材料進進出出,進行比對,許問還在附近租了倉庫,暫時購進一些儲存起來。

這片寂靜清冷的地方,突然間染上了大量人氣,幾乎所有到這裏來的人,看到這座宅子的時候都會感到震撼。

不過,夜深人靜、四下無人時,許問還是會在水面上點燃瑩白的蓮燈,讓火光映入眼簾,在心裏期待著可能的相會。

只是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再見過連林林,也不知道是機緣沒到,還是少了什麽必要的環節。

不光是連林林,連天青那邊也沒什麽消息,他還是一直留在林林身邊,但不想見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