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謝謝

第二件作品的待遇就好多了,甚至炒起了四號會場的第一個熱度。

這是一件香稿塑作品,同樣出自嶺南地區。

它是用香稿樹的木質磨成粉末,加上桃膠混合成泥狀,捏塑成形,晾幹塗色而成的。

香稿粉末也是嶺南地區制作神香的原料,所以香稿塑也稱為香末塑。

制作它的大師姓黃,他的頭發也全白了,但看上去比前一位大師精神多了。

他笑吟吟的,上來先道:“我知道大家對香稿塑這個詞很陌生,但我相信,在場其實很多人都見過咱們香稿塑作品。”

這話一出,場下馬上就議論起來了。

“你見過?”

“我沒有……”

“這三個字單獨我都認識,連一起就不認識了。”

“聽都沒聽說過,怎麽見過?”

四個會場的拍賣過程都是全程直播的,還接受網絡出價,這種時候彈幕肯定是少不了的。

四號會場因為有“將失傳工藝”這個噱頭,觀看人數和彈幕人數並不比其他會場來得少,這時也在討論同樣的事情,都在表示沒有見過。

黃大師眨了眨眼睛,一揮手,屏幕上放起了一段視頻。

那是一段動畫片,更準確地說,美術片。

美術片的概念比動畫片更大,它是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等的總稱。上個世紀,華夏制作了一大批這樣的作品,剪紙片、木偶片、水墨動畫片……種類相當多。

那時候影視劇很少,做給孩子看的更少,這些美術片在電視上反復播放,給當時的大人小孩們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現在屏幕上放出來的是一部泥塑片,名叫《劉胡蘭》,取材自解放以前一位女性英雄烈士的生平。

這部泥塑片也是以前反復播放的美術片之一,在場的很多人都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都有印象。片子一放,他們馬上就想起來了。

不過在場的也有像榮顯高小樹這樣的小孩子,甚至許問都沒怎麽看過這個,但聽旁邊的人熱情介紹,馬上就明白過來了。

看著屏幕上活靈活現的小泥人做出生動的動作,表演著劇情,下面的人恍然大悟:“這就是香稿塑?”

有個人聲音比較大,黃大師聽見了,他在台上笑著眯起了眼睛,大聲說:“對,這就是香稿塑!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我和我父親一起做的一套作品。對於香稿塑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它確實是陪著我們一起長大的。”

他不像是來參加拍賣會的,反倒像是來宣傳香稿塑這門手藝的。

他就著工藝本身介紹了比較長的時間,主要在講它在當代生活中的運用。這門手藝不為人所知,瀕臨失傳,代表著它沒人來學了。

黃大師對它有很深刻的感情,竭盡全力想要挽救它。

所以,他想了很多辦法。

當初會把香稿塑與美術片結合,可見他確實擁有相當的創新精神,可惜當年時候有點不對,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情玩賞這個。

對於劉胡蘭,他們確實留有印象,但大部分都只記得是泥塑了,並不記得它是下面更細微的分支。

不過,你所有認真做過的事情都不會是白費的,譬如現在在這裏,他提起這部美術片,很多人都留下了印象,對這門手藝,瞬間就感覺更親切了。

接下來正式拍賣的時候,這成為了巨大的加分項,起價不高,出手參拍的人非常多。

黃大師的作品很有趣,是一個半個桌面大的迷你場景,捏的是書生小姐夜晚在後花園密會的情景。

他年紀大了,但手藝非常精湛,塑造得極為精細。

書生剛從樹幹爬到墻上,倚著墻頭,有點驚慌又有點喜悅;小姐與丫環在另一邊往外探看,小姐滿懷期盼,丫環則緊張而警惕。

人物的表情、花園的亭橋流水都非常逼真生動,最巧妙的是,這是在夜晚,他沒有捏出天上的星月,卻用色彩的交錯表現出了光影,宛如真的能看見月光灑落一樣。

“這塑造場景的技術,真是獨到。”許問凝視著那件香稿塑,贊嘆道,“這是把書畫裏面的一些技巧用進來了。”

這件作品的起價只有五百,很快就來到了七萬塊。

榮顯低著頭,在旁邊拿著手機搗鼓了一會兒,台上大屏幕的角落迅速出現一個新數字——

“十萬!一位名叫我要學木工的網絡買家出價十萬!十萬,看來他認為這件作品確實具有相當的價值,還有比這更高的嗎?”

拍賣師瞬間激動,聲音提得比之前更高了。

網絡買家參拍時可以使用網名,但實際都是事前經過實名認證並驗了資的,絕不會有亂拍的情況。

但這個名字還是讓下面很多人的表情都有點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