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夢想的歸處

許問說的當然不是一個真正的城市,而是一個城市沙盤,對工匠們來說,就是所謂的燙樣,也就是等比例縮小的城市模型。

這樣一個模型包括行宮與外圍城市,足以把他們所有的想法囊括在內。

主審那邊要的是一件作品,燙樣當然也包括在內。

但是五天時間是一個很大的限制,五天完成一座行宮的燙樣,時間也許勉強能夠,但是一整個城市的……連駝子也有些猶豫。

不過許問已經決定了,那這就是他們的目標。

所以接下來他們要做的是,確定這座城市是什麽樣的,把相關的圖紙畫下來。

許問給每人發了一塊木板和一支筆,要他們描繪自己想象中的居住環境。

不會寫字,那就用畫的。

然後,許問拿出一張更大的紙,開始列舉一些數據。

他之前曾經向徐二郎打聽過逢春城的一些相關情況,查先生來之前,又向他問了更多。

查先生果然是個學問人,擅於收集統計信息,逢春有多少人、多少地,他都熟記在心,也毫無保留地告訴給了許問。

也許是被許問當日在綠林鎮城外的表現給震住了,又或許是一些心照不宣的原因,他甚至沒有問許問拿這些數據要幹什麽。

拿到這些數據之後,許問就一直在琢磨這些事情,甚至在另一個世界,他還看了一些相關的文章書籍,聽了一些相關的課程,來給自己的知識進行儲備。

現在,是這些知識進行應用的時候了。

城市規劃是一門學科,但世界上的大部分城市都是在沒有規劃的情況下自然發展起來的。

大部分情況下,城市都是若幹個單體建築或者建築群在某一地區的堆積,堆積多了,就變成城市。

譬如來說,朝廷準備在西漠擇一地建立行宮。

這處行宮建起來之後,自然會有人附居於此。

皇帝也好,外國使節也好,肯定都不會在行宮常住。但就算沒人住,這裏也得有人管啊。

行宮的管理者、裏面的仆人或者侍女少量的住在行宮裏,大部分都只能住在外面的居住區。

他們在此成家立業,居住區就不斷向外擴散,逐漸變大。

當一個居住區形成之後,自然會有其他人來此居住,於是城市漸漸形成。

這樣建立起來的城市通常都是無序的,很多管理以及附屬設施只能後期來做。

所以這個時代的城市經常汙水滿地、就是前期下水道工程沒有做好的緣故。

類似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也許皇帝或者大官目所能及之處要好一點,但再外面一點的地方呢?

沒有城市是完美的,但這個時代的城市,離完美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很多時候甚至連基礎的要求也達不到。

換個角度來想的話,建立在這樣一個環境裏的行宮,是符合要求的嗎?

勿用宮不僅僅只是一座宮殿,還是要展示給外國使節看的大周國的縮影。

一個汙水漫地、交通堵塞、四周彌漫著糞便臭氣的環境,就是大周皇帝想展示的嗎?

顯示不是。

所以一座宮殿根本不足以滿足上面的要求,必須是一座城市。

既然要建一座城,何不建於逢春,何不改變這些人的悲慘命運?

當許問想通這一切的時候,就已經做下了決定。

大部分城市原本無序,但在最初形成的時候,是依照一個基本的起點逐步發展而來的。

這個起點有可能是一條線,有可能是一個方塊,也有可能是一個圓形。

京城的起點是紫禁城,是一個典型的方塊形狀,而逢春,依山而建,是一座半圓形的城市。

逢春城位於天雲山腳下,地質條件不錯,氣候條件不佳。

在這裏建城的好處是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和條件都不錯,壞處是寒冷多風,需要防凍防風。

再者,根據鄉志看來,天雲山一帶雨水不多,但每年會有持續一個月的集中降雨時間。所以疏通防水也要列入考慮範圍內。

許問親自去過天雲山,對那裏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

天雲山相對貧瘠,山上植被比較少,但山勢崎嶇,奇石疊嶂,山形在西漠一代相當特殊。

當初吳可銘畫的那幅天雲石居能夠出名,除了石壁居本身奇特綺麗以外,也有天雲山本身的不少功勞。

也就是說,這裏用來賞景其實是相當不錯的。

逢春新城肯定還是要以行宮為中心,城市作為周邊附屬。

行宮的特性是度假賞景,城市建築的重點是舒適宜居,將兩者結合起來……

許問的腦海中漸漸有了一些概念,開始在那張白紙上畫圖,列出他對整座城市的框架式規劃。

而此時,其他人也安安靜靜的,只能聽見炭筆在木板上刷刷刷掠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