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十天

靈氣無法復制,但題材可以選擇。

孫博然前後期作品的一個重大區別,除了風格本身的變化以外,一個重點是題材選擇。

他三十歲以前的作品,常常取材於民間傳說故事與民俗故事,有情景化的建制,通常都是普羅大眾耳熟能詳以及喜聞樂見的東西。

他三十歲以後的作品,常常居於廟堂之遠,取材的是龍鳳麒麟等祥瑞、神話的元素,神聖莊嚴,但沒以前那麽接地氣。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不同的創作題材需要選用不同的創作風格,孫博然的變化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劉胡子能教出年輕孫博然這樣的徒弟,自己又一直居住在街間巷裏,他喜歡什麽樣的東西其實很容易能推測出來。

固然這次做壽事件孫博然在其中更加濃墨重彩,劉胡子看上去只是一個幌子,但許問還是決定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就老老實實地,該怎麽做就怎麽做。

過壽送禮,當然是過壽那個人的喜好更重要了。

就算傳說中孫博然極為厭棄自己年輕時最習慣的風格,覺得它“登不上大雅之堂”,就算傳聞中他跟自己這個師父的關系非常之差,甚至有可能決裂之後幾十年都不曾相見,但他還是決定選擇劉胡子可能喜歡的題材,往民俗方向走。

他總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事情並不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

也許是因為以傳說中孫博然的性格,按理說並不會做出一些行為,讓他感到了違和感吧。

找到方向之後,許問的進展就很快了。

他熟悉木材,熟悉呂城,也熟悉孫博然——這可是他足足琢磨了將近一年的,算上許宅裏停滯的時間的話,他花費的時間更長。

透過年輕時的孫博然,許問看見了站在他身後的劉胡子。

他先選定了做什麽。

就做普通人家裏最常見最常用的那些家具,形式上隨處可見。

每件家具上都有花紋雕刻,選擇的題材是街巷鄉間最常見的那些情景——走家串巷的貨郎、滾著鐵圈的孩子、舉著草竿賣糖葫蘆的老太太……

限於迷你家具本身的大小,這些圖畫不可能勾勒得非常細致,許問主要使用了剪影和線條,用最樸實的方式,共同鋪陳出了一幅極具人情味兒的街巷圖景。

“有趣!”中途呂城過來看他進展,看見那些圖畫,眼睛就亮了。

他指著那些玩鐵圈的小孩說,“我小時候也老玩這個,對了,還有抽陀螺,我可厲害了,你也畫一個唄!”

這時許問還沒有畫完,聽見呂城的話,他隨手應了一聲,果然又加了一幅。不過是個小孩抽翻了陀螺,坐在地上抽抽答答的場景。

“喂!”呂城不滿地叫了起來,拿手拍許問。

許問笑著躲開,突然間有些恍惚。

他上學的時候有個同學上了繪畫藝術班,本來就有天賦,學得也很不錯,畫什麽是什麽,在班上很受歡迎。當時的許問,真的很認真地羨慕過人家這手本事。

結果現在他也行了,畫得比那個同學還好多了……

他只是一閃念就回了神,對呂城說:“我這只是畫個樣板,一會兒細化成圖紙,畫一幅你做一幅。”

“嗯!”這是先前的策劃書上寫著的,呂城重重點頭,盯著這些樣板,就已經在腦子裏開始暢想應該怎麽做了。

許問畫完大概的設計稿,又拿過一張紙,開始繪制正式的圖紙。

正規的圖紙就跟設計圖完全不同了,需要理性嚴謹,每一部分的尺寸都不能弄錯。尤其是他是跟呂城合作,更需要如此。

當然,在這個過程裏會折損一些東西,但也有一些新的東西會添加進去,這正是許問想要展示的。

十天時間,兩人一步也沒有出門,許問畫一張圖,呂城就做一件東西。

姚師傅給他們做好了全部的後勤工作,他們在下六木裏選擇了柏木,姚師傅就幫他們聯系悅木軒,調來了最好的材料。從端茶送水到吃飯穿衣,所有閑雜事情一點也沒讓他們操心。

呂城本來就已經大有變化,現在受到許問的影響,又多了一百分的專注。

光線從窗外照射進來,不斷偏移,一張張雪白的紙從他們手中滑過,一塊塊木頭被切割、分解,雕琢成精細的模樣。

他們專門準備了一個桌案用來擺放最終的完成品,一件件玲瓏可愛的迷你家具被擺放了上去。

一件、兩件……五件、六件……九件、十件。

十天過後,到了劉胡子九十大壽的當天,十件作品全部完成了。

……

這幾天齊正則也很忙。

悅木軒參加本次徒工試的當然不止齊坤一個,但這時代不是現代,對待學徒不需要一碗水端平,齊正則說誰上就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