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一年幾百萬損失,誰來賠?(第2/3頁)

所有人都沒想到,劉春來會提出這個。

“劉大隊長,一半幹部輪換,這將會讓所有廠管理更混亂……”

“我們的人對於自己廠裏都不是特別熟悉,又去別的廠子……”

“不是說要降低成本?這樣大規模的人員調動,不管是時間,還是經費,都會增加很多……”

幾乎沒有人支持劉春來的這種提議。

楊藝明白了。

果然,這才是劉春來的真實目的。

一開始如果提出來這個,沒有理由,沒有足夠的借口,根本就不會有人接受。

蓬縣的人去山城,或許有不少願意。

或是春雨廠的人去其他兩個廠學習,也會願意。

山城的人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

而且還是長達半年的時間!

除非腦殼有包。

先一輪敲打,從別的各個廠更容易接受的方面來切入,現在再提出來,即使有反對,力度也沒有那麽大了。

劉春來這狐狸,不比許志強他們這些老狐狸更容易對付啊。

“嘭嘭嘭~”

劉春來的手掌在桌面上拍了拍。

會議室裏面的嘈雜,很快就消失了。

“我知道大家覺得這會增加成本,這樣就對了嘛。作為管理幹部,首先要考慮成本問題……”劉春來居然先是表揚了一番反對他的人。

這讓大家心中怪異無比。

“不過呢,目前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三個廠的成本,各有不同,為什麽會造成這樣的原因?同樣都是投入,作為管理人員,不應該分析出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嗎?”

話鋒一轉,眾人根本沒法反駁。

人家都把每套服裝的制造成本全部說了出來。

成本在那裏呢,差距也是明顯的。

如果說他們沒有必要學習,那一套服裝跟技術實力最差的春雨廠成本相差兩塊,怎麽解釋?

目前紅杉廠每月的產能穩定在12萬套,僅僅是成本差距,一個月就是24萬。

一年下來,將近三百萬!

三百萬,在八十年代,是多大的一筆數?

朱明玉不吭聲了。

幾百萬啊!

整個紅杉廠的所有設備加起來,包括廠房等,也不過才幾十萬。

就連王新民,也沒想過這個問題,此刻劉春來提出來,已經有些目瞪口呆了。

江南廠的產量遠比紅杉廠更高,之前從其他周邊幾個縣淘來的設備跟人員,被江南皮革廠分去了不少,每個月的飽和產量,也只有20萬套左右。

“有這麽大的差距?”卿明洪看向葉玲。

一直,葉玲都沒怎麽說話。

不要忘記,葉玲的丈夫是呂紅濤。

“確實是如此,還有一些隱形的成本沒有算。運輸等成本,都是算到銷售方面的……”葉玲肯定地點了點頭。

劉春來也不開口,就等他們溝通討論。

從一開始,他就謀劃好了這一切。

不算賬沒有人知道成本問題有多重要。

當然,這已經是主要的成本了。

其他銷售的成本等,生產已經承擔,但是卻必須得算進去,那個是關系到每年的稅款的。

合理避稅,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

稅務方面也不會以這個說事兒。

跟偷稅漏稅是兩碼事。

反正在法律角度上,絕對沒有違規的地方。

劉春來可沒有那麽大氣,連這些應該留下的利潤都上交國家。

別的企業知道了,將來他們會受到很大的排擠。

同時,一旦形成了慣例,以後稅務部門會直接認為他們的財務報表有問題。

誰會願意給自己未來找麻煩?

“成本是一方面。另外,因為各廠所處的環境不同,人員水平也不同,管理幹部跟技術人員調動,有利於在保持現有產能的情況下,提升整體技術水平,進一步降低整體的成本。”劉春來等他們消化得差不多,才再一次開口,“服裝廠準入門檻低,這個大家都知道。款式再新穎,也會很快都被市場淘汰。現在國內不再是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大家的穿著打扮,基本上都是統一的……”

從改革開放開始,計劃經濟就開始逐步推出歷史舞台。

目前因為社會生產力跟技術基礎等問題依然有很多生產是需要國家的計劃,但是在市場上,一些影響不是特別大的民生產業,已經開始以市場為導向了。

喇叭褲、蛤蟆鏡、蝙蝠衫、牛仔服等,通通都是在如此情況下迅速在國內引起潮流。

有利潤,就會有人去模仿。

技術有差距?

搞不到布料?

沒關系。

價格足夠低,自然有市場的。

何況,一般的人,哪裏有多強的分辨能力?

看到街上別人穿了,周圍人羨慕,他們也會穿。

款式一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