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縣政府要做勞務派遣?

運400台到村裏,避免到時候出現問題,被人坑了。

一台縫紉機帶一名熟練工人,300塊錢並不貴。

劉春來要的是馬上就生產的能力。

只要工人跟設備到位,一天時間,工人就給他把這成本賺回來了。

已經欠了縣財政一個大人情,也不怕多欠幾十萬。

把人跟設備控制在自己手裏才是最好的。

“設備給你們,人得歸縣裏管。縣裏會抽調人員專門管理他們,工資由你們跟縣財政結算,縣財政給隴縣來的人發放工資。”呂紅濤拒絕了劉春來的提議。

劉春來不可思議地看著他。

按照江南制衣廠的工資獎金制度,一名縫紉工人一個月可拿到150到200塊錢。

縣裏普通幹部職工工資加獎金也就三四十塊錢……

這樣以來,每一名工人在飽和生產的時候,每個月都能給縣財政創造上百塊錢的利潤。

這是縣長嗎?

怎麽看都像是向血汗工廠輸出勞務工的黑中介。

看著呂紅濤,劉春來皺起了眉頭。

按照這種操作模式,一開始可能問題不大。

時間長了,因為同樣的活,拿到的待遇完全不對等,最終肯定會出問題的。

國人有個最尋常的毛病——不患寡,而患不均。

劉春來可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工廠最終出現這樣的事兒。

“呂縣長,縣裏準備從工人身上掙差價,我個人覺得並不是什麽好事。他們不可能不相互打探工資,同工不同酬會,將會嚴重影響效率!”

深呼吸了一口氣,劉春來嚴肅地指出了問題的嚴重性。

他第一次發現,呂紅濤他們如此屁眼兒黑!

“不願意幹就回去唄。回去繼續等著領工資!你只需要下生產任務就行。其他問題都不需要考慮。每個月工資你們也跟縣財政結算。畢竟,縣財政需要向隴縣支付每人每年60塊的培訓費!”呂紅濤也沒做太多的解釋。

劉春來嘆了口氣。

他不知道如何去反駁呂紅濤。

勞務派遣公司的存在,就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勞務工跟派遣工的待遇差距,很大。

這是啥年代?

改革開放初期!

80年代初期!

勞務派遣就整出來了……

劉春來突然有一種感覺,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很大可能蓬縣就會變成全國最大的一座血汗工廠。

而最終,可能是他劉春來挨罵。

孫小玉也覺得這事情平常,有些無法理解劉春來為什麽就在這事情上鉆牛角尖。

對著劉春來說道:“其實這事情對雙方都是好事。要是隴縣有這樣的機會,咱們還不一定能得到。廠子發不起工資,所有人都只能等著……”

劉春來真心沒法反駁。

思維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反正這事兒他不管,縣裏跟隴縣的人交涉……

“咱工資制度得保密吧?”劉春來問道。

本來,工資支出應該是保密的。

可國內因為國人喜歡問收入……

“不用。這樣的工資獎金制度下,咱也不可能把所有獎金都扣下。雖然飽和生產時候工資獎金上百,但是在沒有生產任務時,縣財政也會支付工資……”

許志強開口了。

劉春來雖然有些難以接受,可許志強跟呂紅濤兩人說得都有道理。

其實根本的問題,就如同劉春來寧願給更高的承包價格而不願意去支付退休幹部職工醫療等問題。

沒有為廠裏創造效益的員工,他沒法養著。

“現在,最迫切的是需要考慮如何安置縫紉機,盡快投入是生產。”王新明見雙方都沒有了問題,把廠裏遇到的最迫切問題提了出來。

也是為了轉移話題。

要是繼續在這事情上糾纏下去,指不定要出意外。

“把縣裏的大禮堂、縣倉庫的空置庫房騰出來,如果還不夠,縣政府辦公室也騰一騰……咱們這麽大一個縣,還裝不下一兩千人?何況,春來同志不是說了,他們要運400台縫紉機回去?正好讓那些外縣來的熟練工人帶著你們新招牌的工人……”

許志強開口了。

劉春來再次看著他,已經麻木了。

腦海中想起他年輕時候一部非常火的電視劇裏的紅人——達康書記。

同樣為了GDP不擇手段。

許志強為了經濟發展的手段,跟電視劇中的達康書記何其相似。

或許,達康書記的原型就是許志強?

不對啊。

達康書記可不是八十年代的幹部。

即將退休的許志強也不可能幹到零幾年去。

或許,中國之所以最後能在經濟、科技領域全面超越占據了快一個世紀世界第一的美國,就因為有很多如同許志強一樣的達康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