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漢王的自信

正值五月中旬,準噶爾盆地酷暑難熬,北上的明軍在烈日下行軍,揮汗如雨,氣喘籲籲。

好在這一路上地勢相對平緩,道路不是太難走,全軍士氣也不錯,大家倒也沒有什麽怨言。

唯一讓徐明武感到不快的是,一路上經過七八個部落,全都是空無一人,一個牧民都沒遇上!

好在明軍贊畫手裏有地圖,不至於在這鬼地方迷失了方向。

這一路上,徐明武注意到,準噶爾部的牧民對明軍的態度似乎很不友善。

盡管明軍沒有騷擾沿途牧民,但那些牧民遠遠看到明軍,就跑了個一幹二凈。

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準格爾部叛亂,篡位的卓特巴巴圖爾親俄,向牧民們宣揚抹黑大明。

其次,兩個月前噶爾部軍隊北上阻擊征北軍,定遠伯戚廣陽命三萬征西軍趁虛而入,抄了他們的後路,想來征西軍平叛時沒少殺人。

茫茫草原沙漠,找人不易,更何況整個大西北都亂成了一鍋粥,天知道那三萬平叛的征西軍殺到哪裏了!

最終漢王朱和墿提議,由肅寧侯盧象坤率主力大軍前往葉尼塞河馳援定國公周遇吉和征北軍,他們這些晚輩率本部五千人馬,四處尋找那三萬失蹤的征西軍,順便安撫一下準噶爾部。

肅寧侯盧象坤聽後,先是不同意,將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然耐不住漢王的多次暗示,最終同意了。

他算是看出來了,漢王這幫勛二代,是想證明自己了,壓根不想他這老東西在這礙事!

考慮到定國公周遇吉被困,情況危急,需加速行軍,盧象坤最終還是采取了漢王的建議,分兵而動。

盧象坤還有著另一個考慮,大明統治西域,諸多部落勢力中,唯準噶爾部最為強大,其占據的位置也最為重要,有大明的親王殿下親臨,安撫他們,想來會起些作用……

自伊犁河谷出發半個月後,北上的三萬明軍分兵而進,盧象坤率兩萬五千人馬星夜奔赴葉尼塞河。

二十日後,漢王朱和墿所率的“王旅”來到額爾齊斯河下遊的一個部落。

擔任前鋒的李尚勇向朱和墿報告,這個小部落裏一個人都沒有,人全跑了,連氈帳都沒來得及扛走!

朱和墿暗暗嘆息,這就是輿論的影響啊,也不知道準格爾首領給牧民們灌了什麽迷魂藥,讓他們見到明軍就像見到瘟神一般,躲之唯恐不及。

朱和墿命令部隊在部落外宿營,誰也不準進入氈帳擾民,哪怕是這些蒙古包裏一個人也沒有!

漢王所率的五千人馬,原是東軍都督府第一師第二旅,是鎮國將軍朱盛治的人馬,因朱盛治這位宗親老叔治軍松散被斬,便宜了朱和墿。

第三旅由漢王殿下親掌,一下子逼格就上去了,人們稱之為“王旅”。

王旅的臨時指揮部設立在部落外的一處小河邊,各部安置完畢後,朱和墿把各團總及徐明武、李尚勇、朱大能、昭陽公主等人召集在一起開會。

這些都是王旅的主要將領骨幹,隱隱形成了以漢王為首的新興勢力。

首先,朱和墿發表了重要講話,並下達了將令,凡是經過部落,派出少量夜不收可進入查探情況,其他人一概不得進入,只在山野陰涼之處宿營休息,對當地牧民秋毫無犯。

朱和墿要盡力展現明軍的形象,他深知在境外,一支失去民意的隊伍,是無法生存的!

若是一路上大家都玩起了堅壁清野的把戲,那明軍吃什麽?

為此,漢王宣布了新的軍規,要求全軍將士必須倒背如流。

徐明武愕然,漢王殿下宣布的所謂新軍規,其實和後世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如出一轍,主旨就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接下來,眾人有模有樣的進行議事。

目前,王旅有兩大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找人和撫民;第二,繼續向北向西,趕赴葉尼塞河,與主力大軍匯合。

這兩件事看起來容易,實則操作起來頗為困難,特別在這千裏戈壁荒漠之地,極大的考驗了主將的能力,以及軍隊的意志。

朱和墿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布置精心,分工明確,不僅沒有一上來就換掉三位團總,反而耐心拉攏。

部隊用過午飯後繼續開拔,蜿蜒曲折的群山橫在了前進的道路上。

從地圖上看,這片山脈叫阿爾格勒特山,綿延上百裏,讓人看著心生絕望。

好在先鋒團抓到了一個牧民,副團總李尚勇好說歹說,給了這牧民十個銀圓,終於說服了牧民帶路。

在牧民大爺的帶路下,五千王旅大軍鉆進了阿爾格勒特山。

這裏地勢起伏不大,主要以丘陵為主,林蔭密布,路蜿蜒曲折,上下崎嶇,大軍如同鉆進了一座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