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戰略意圖(第2/2頁)

而且歷史上的酒井忠清,在酒井忠勝死後,成為德川家綱時代的大佬,把持著幕府大權,他竟然在德川家綱升天後,想讓皇室中跟德川家有血緣關系的親王當征夷大將軍,險些把幕府給搞垮了。

李少遊匯報完之後,征日主帥徐青山說話了:“陛下,臣覺得下關地勢偏僻,通往京都的山地頗多,我軍回旋的余地不大,然德川幕府的軍隊在不斷聚集中,臣覺得我軍想要速戰速決,應該走海路進攻大阪,繼而北上直搗黃龍,兵臨京都城下!”

朱慈烺喝了口茶,示意徐青山繼續說。

徐青山指著地圖道:“現在我軍在本州島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六萬人(包括三萬征東軍)。”

他瞥了一眼對面的日本大名們:“哦,加上日本友軍的兩萬人馬,共計八萬,在多山的中國地區,我們這麽多兵力難以施展開來,不利於大軍作戰。”

徐青山拿起桌上的指揮棒,道:“大阪到京都一路平坦寬闊,不過百裏,還有寬闊的河流可作為我大軍的後勤補給通道,因此,臣覺得采用擒賊先擒王的戰術,我軍先克大阪,接著直搗黃龍,直達日本國都,摧毀幕府機構!”

朱慈烺沉思,徐青山的作戰方案,他之前也曾考慮過。

這相當於後世抗戰期間,日本在上海打一場淞滬會戰,接著乘勝西進,一舉攻占南京,企圖迫使國府屈服。

當然了,淞滬會戰是常凱申一手策劃的,他為了應付“七七事變”後的復雜形勢,決定主動逼迫日軍改變由北向南的戰略意圖,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國府長期作戰。

雖然常凱申敗了,但他的戰略意圖達到了,對當時的中國還是比較有利的。

或許是出於歷史的緣故,朱慈烺打心裏是不願先打大阪的,他也擔心這是德川幕府在用類似常凱申的戰略,逼迫明軍進攻大阪,為他們爭取長期對線的時間。

如果明軍無法在短期內在日本戰船速戰速決,結束與日本的戰爭,那麽就會面臨陷入泥潭的致命戰略弱點。

戰爭,消耗著國內大量的民生與資源,跨海作戰消耗更大,拖得久會使國力下降。

所以朱慈烺在歷次的對外戰爭中,力求快、準、狠!打的迅速,不墨跡,很少打超過一年的長期消耗戰。

現在德川幕府把中國地區的幕府軍調往大阪,更讓朱慈烺懷疑幕府在玩類似常凱申的戰略意圖。

而且朱慈烺想要吞並整個日本,最好的辦法就是步步為營,逐地占領,邊占邊管。

這兩種戰略方法,讓他有些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