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大明湖畔

五月上旬,山西境內,一只浩浩蕩蕩的大軍正精神抖擻的前行。

大軍中央,有一座豪華的龍輦,龍輦由六匹駿馬駕馭,車身雕刻有龍鳳圖案,盡顯皇家的尊貴豪華氣派。

朱慈烺回京的行程由西軍都督府八千精兵護送,路線也做了調整,改道往北,順便巡視一下山西和山東,預計在山東境內走大運河南下。

這是自天武二年北伐以來,朱慈烺再度踏足長江以北各省,也是當皇帝以來第四次出巡。

原本他計劃走襄陽順長江回京,可想到自北伐以來,北方數省一直處於恢復狀況,自己只能從奏本和東廠情報中了解民生,加上陜西之事,朱慈烺覺得很有必要走一遭山西和山東,親眼看看。

一路行來,潛龍衛暗探四出,提前禦駕數日搜尋匯集消息,以防地方官員弄虛作假。

總的來說,朱慈烺對山西的民生還算滿意,百姓安居,道路堅實通常,連去年剛下達鐵路計劃都在按部就班的實行中,不時能看到工人們在鋪設鐵軌。

路過太原城時,朱慈烺特意對山西巡撫張煌言進行了口頭表揚,贊其治下良好。

五月下旬,禦駕行至山東濟南府境內,八十高齡的山東巡撫熊文燦於前來迎駕,並遞上了請辭奏本。

熊文燦是歷經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天武的五朝老臣,聽說現在老眼昏花連字都看不清了,請辭的奏本還是孫子幫忙寫的。

看著這位連走路都費勁的老臣,朱慈烺心中唏噓。

歷史上的熊文燦招降了鄭芝龍,幹過兩廣總督和五省剿寇總督,後因招降的張獻忠降而復叛,被崇禎問斬棄市。

現在,他多活了十幾年,血賺!(崇禎十年初,太子朱慈烺代替熊大人當五省總督南下剿寇)

朱慈烺對熊文燦慰問了幾句,當場批準他致仕。

封建王朝的致仕制度有點隨意,漢朝時有“大夫七十而致仕”的說法,但實際操作有點復雜,即使官員到了七十歲,如果身體還好,可以繼續當官。

唐朝時,五品以上官員幹到七十想退休了,就要親自去找皇帝批準,如果皇帝覺得你還能幹,你還要再幹幾年。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效仿唐朝制度,令“內外官員年七十者,聽令致仕,其有特旨選用者,不拘此例”。

意思很簡單,七十歲就可以退休了,但皇帝特批的可以不用管這個年齡限制,後來改成了六十歲。(《大明會典》規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

但整體來說,大明朝的退休制度,還是以個人意願為主的,並不一定到六十歲就必須退休。

如果當官的不想退,只需上奏皇帝說一聲:臣還能幹,想繼續幹下去!一般都會繼續留任。

有些皇帝重用的大臣,就是想主動申請退休,也不會得到批準,除非真到了熊文燦這種“精神昏倦”,自己又不想幹了,才能致仕。

當然了,明廷對官員也是有考核的,特別到了天武朝,實行的政績考成法,即便沒到年齡,朝廷覺得你能力跟不上,也會被提前勒令致仕。

光是天武朝的十年時間,朱慈烺就勒令致仕官員達六十余人,最年輕的只有三十五歲。

朱慈烺也在考慮,要不要規定個官員固定退休年限,或者任期制……

山東首府濟南,大明湖畔,朱慈烺立於煙雨亭下,遙望廣闊的湖面。

自崇禎十二年清軍入關南下,多爾袞破濟南城屠戮數十萬人,濟南的經濟一蹶不振,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在山東六府中只能算中上水準。

不過濟南景色秀麗,匯聚了大量的文人騷客,特別在這大明湖一帶,形成了一片具有文化特色的商業區。

這裏的書籍、碑帖、古玩字畫的店鋪鱗次櫛比,民居集中之地,各類商行也是比比皆是,尤以棉紡織業最為發達,產品種類繁多,質量上乘。

眼下盛夏之日,正值賞荷時節,朱慈烺心情尚佳,便喬裝打扮,微服私遊大明湖。

眼見湖面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他十分高興,走走停停,時而賦詩一首。

朱慈烺行至煙雨亭醞釀詩詞時,忽聞悠揚悅耳的古琴之聲傳於荷柳叢中,他循聲尋至,見一四面環水、荷蓮圍繞的雅亭。

此亭紅柱青瓦,出廈回廊,內中擺設古雅,正中還有一位淡妝女子正在撫琴而唱。

朱慈烺見此女子生得姿容秀麗,便走近細細觀之。

琴台旁,香煙裊裊,女子柳眉風眼,櫻口朱唇,彈琴間似是入神,沒有發現來者。

琴音結束,朱慈烺大悅,撫扇贊好,時而點評一番。

女子訝然,方知身旁突兀冒出一帥氣男子,面有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