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蒸汽機的出現

天武九年二月初四,“聖節”當天,朱慈烺在奉天殿接受了群臣祝賀,並在宮中設宴。

今天是大明皇帝朱慈烺的生日,作為臣工們,大家自然要表示表示。

有人送了字畫,有人送了珍寶,還有人送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並附說明說一份。

總而言之,都很有意義!

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皇家科學院竟送了一輛火車!

聞言後,朱慈烺連飯都不吃了,帶著文武大臣前往東城外的皇家科學院實驗場所在地。

蒸汽機是他最為重視的研究項目,這關系到大明未來的社會發展,無論是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是對軍事實力的提升,都是質的飛越!

從近的來說,蒸汽機如果能盡快運用到社會生產中,將會大大的提高目前的生產效率。

在上奏中,皇明科學院院長孫和鼎將火車稱為蒸汽機車,一些官員不明白,心想這玩意蒸饅頭還是蒸飯呢?需要皇帝禦駕親臨?

皇明科學院機械部,這是一個占地極廣的廠房,裏面擺放著大量的工具和半成品機械器具,包括虹吸、鶴飲、輕壺、代耕、自轉磨、自行車等。

這些主要用於農業生產,基本都是老院士王徵的傑作。

往裏走,眾人聽到了一陣嘈雜聲。

朱慈烺尋聲看去,只見遠處有幾部運行的蒸汽機,每部都由兩個人負責鏟碳生火,在邊上還放置著熱水。

蒸汽不斷隨著活塞的上下運動冒出,帶動著轉輪轉動,並不時發出“吱吱”的聲音。

在兩架小蒸汽機上,各連著兩架紡車,紡輪連著轉輪,正在“咕嚕嚕”的轉動著。

大蒸汽機則連著一口深井上,也在轉個不停,進行抽水工作。

還有的蒸汽機連在碩大的石磨上。

蒸汽機的項目,皇家科學院自成立起就開始奉旨研發,已有近十年了。

第一台蒸汽機其實已經在天武三年研發出來了,朱慈烺還親自蒞臨觀看指導。

不過第一代蒸汽機的尺寸很小,大的是有一人多高,小的僅僅只是齊胸,且功率很低,完全不具備實用價值。

當時,看著皇帝失望的眼神,皇明科學院的諸多院士便開始加足了馬力,全身心的投入蒸汽機的研發項目。

如今六年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強大的人力、物力、資金的支持下,高手雲集的皇明科學院不斷的改良蒸汽機,終於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第一代蒸汽機的功率在一二馬力左右,也就能帶動十幾斤的重量,讓它們拉火車,還不如直接砸爛!

現在皇家科學院上奏的蒸汽機可以載人,當車使用,可想而知其中的提升有多大。

不多時,眾人走出廠房,來到一片空曠的試驗場,朱慈烺終於看到了這個世界第一輛火車!

其造型與最原始的火車差不多,用一個詞形容:嬌小!

看著這玩意發出打雷般的聲音,還冒著粗大的滾滾白煙,徐盛趕忙走到蒸汽機附近,仔細的觀看,還不顧熱氣逼人,伸手上去摸一摸,看看這家夥有沒有危險。

官員們也是紛紛好奇,不知道這玩意有什麽神奇的作用。

另一邊,朱慈烺正在聽著孫和鼎介紹著蒸汽機的研發和改良過程。

世界上第一部蒸汽機,是大明皇家科學院機械部院士王徵,於天武三年研發出來的。

王徵,當年與徐光啟並稱“南徐北王”,在科學上造詣極深。

不過老院士醉心於農業機械的研究,以“裨益民生日用”為目的,善於用農機幫助普通鄉人省時省力,對蒸汽機的研發興趣不是很濃烈。

每當春夏耕作時,鄉民便驅動王徵研發的這些機械於農事勞動中,受益匪淺下無不歡喜雀躍。

鄉人們稱王徵為“孔明再生”,一些婦女們則稱他為“婦女之友,家庭支柱”。

而且當時王徵已經年近八十歲了,身體狀況不佳,蒸汽機的改良工作另由他人完成。

天武五年時,王徵因身體狀況休假半年,蒸汽機的研發工作由機械部院士薄玨接手。(發明鳳凰牌自行車和炮隊鏡的那位)

當初研發第一代蒸汽機時,薄玨便參與了,他非常熟悉蒸汽機的構造的原理,並且發現了蒸汽機的兩大缺點。

活塞動作不僅慢,而且不連續,若是在房事上發生這種情況,尚且可稱為抑揚頓挫,有助調情。

但這是機械,這樣問題就大了!

這種缺點使得蒸汽機利用率低,非常浪費原料。

當原料費用大於商品成本時,這種生產輔助性的蒸汽機必然失去價值,不會得到普及。

此後,薄玨開始思考改進的辦法,直到他在一次散步時忽然想到,既然王徵的蒸汽機熱效率低是由於蒸汽在缸內冷凝造成的,那麽為什麽不能讓蒸汽在缸外冷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