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乾清宮中,朱慈烺手中拿著茅元儀所著的《武備志》,細細觀察著第五部分的鄭和海圖。

茅元儀這老東西,所學繁雜,著書中不僅有兵法火器等軍械記錄,連鄭和海圖都有收錄,不過他收錄的海圖並不完整,只能算鱗爪般的殘留。

真正的鄭和海圖,其全面的文獻記錄和精確的資料整理,堪稱人類航海史上的文明遺珍,已經消失了。

饒是朱慈烺下旨專門去找,也沒有找到……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航行範圍等史實以及對七次航行的評價,在後世存在很大的爭議。

有一種說法,是鄭和船隊最先發現了美洲。

提出這種學說的是英國學者加文·孟席斯,該學說稱中國明代鄭和船隊可能先於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先於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

提出這個學說的孟席斯當過英國皇家海軍潛艇編隊軍官,他是繼哥倫布和達伽馬後環遊了世界,並沿著麥哲倫的足跡進行了全球航行。

在研究鄭和船隊的過程中,孟席斯訪問了一百二十個國家,參觀了九百多個博物館和圖書館,並造訪了中世紀後期每個重要海港。

21世紀初,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學術報告會上,以及此後參加了多個學術研討會上,孟席斯不斷的向公眾介紹他的發現。

首先,他在威尼斯發現了一張繪制於1459年的地圖,上面繪有非洲的南非和好望角,旁邊還畫著一艘中國帆船,孟席斯推斷歐洲的航海圖可能來自中國。

史學界上普遍流傳的認知是,1479年達伽馬發現了好望角,初中歷史上書上也是這麽寫的。

然而這種地圖竟然比達伽馬發現好望角時還早二十年!

這意味著什麽?過了好望角,就是大西洋,就是美洲了!

在蘇伊士運河通航前,來往於亞歐之間的船舶都經過好望角,既然能發現這個地方,也就意味著在達伽馬之前,早有人發現了美洲了,並且繪制了海圖!

鄭和船隊當初根據自己的航海經驗繪制了二十四幅海航地圖,一些隨行的船員著有《鄭和航海圖》及《星槎勝覽》等書籍,還出版刊刻了。

歐洲航海家們很有可能拿的就是鄭和航海圖進行航海探索活動,發現新大陸,進行環球航線的!

第二點證據,美洲加勒比海海底發現了中國古船的殘骸,還有石錨、漁具等遺物,其材質和形狀,與菲律賓海域打撈起來的中國古船是一致的。

孟席斯根據自己掌握的風向和潮汐方面的知識,推斷出1421年12月(永樂十九年),鄭和船隊中有九艘遠洋帆船在加勒比海海底沉沒,他們到過美洲!

第三點證據,“大西洋”的命名,這並非翻譯名,而是地地道道的國產洋名字。

大西洋這一名稱最早見於明朝記載,利瑪竇來中國晉謁萬歷皇帝時,他說自己是“小西洋”以西的“大西洋”人。

小西洋,也就是印度洋,大西洋便是明朝對歐洲的稱呼。

明朝年間,東西洋分界,以雷州半島至加裏曼丹一線為界,西面叫“西洋”,東面叫“東洋”,因此日本人也被稱之為“東洋人”。

孟席斯的驚世之說,引起了海內外各種新聞媒體、相關學術刊物的關注,並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論。

有學者認為,孟席斯搜集、掌握了大量的歐洲人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很具有說服力。

而且,明初國力強盛,擁有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加上鄭和船隊陣容龐大,寶船性能優良,完全具備遠航美洲的能力。

當然,很多學者壓根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覺得鄭和船隊雖然有能力達到美洲,但不是主動的去航海探險。

至於加勒比海域發現的中國古船,應該是鄭和船隊的一支分船隊在航行中遇到風暴,被一路吹刮到了美洲……

還有學者直接否認,言說從現有的史料和文獻資料,沒有鄭和船隊到過美洲的明確記載,上面的都是推測而已,不能當成史實。

還有的直接說,鄭和船隊在航海技術上完全沒有橫跨大洋的能力,只能近海遠洋……

其實最早提出中國人最早到達美洲的不是孟席斯,而是18世紀的法國學者漢學家歧尼,他在1761年提出了這一觀點,在當時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討論。

討論歸討論,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也沒達成共識。

香港學者李兆良又接過孟席斯的大旗,繼續求證鄭和船隊發現美洲的說法。

在1994年,有人在北美東南部意外挖到了一枚金牌(並不是黃金打造的),上面刻著“大明宣德委錫”六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