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倭人

直隸,松江府,上海州。

自從崇禎十五年,皇太子朱慈烺將上海開為商埠,設上海州,已經將近十年了。

上海州境內有蘇州河、黃浦江,以及北面不遠處的長江,朝廷在這裏修建了大量的碼頭。

蘇州河的上遊是太湖,經過閻應元治理後的太湖沿岸,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區。

周邊的常州府、湖州府和蘇州府,這些地方的貨物,比如絲織品,可以順著蘇州河很快就能運到上海,再經過黃浦江轉運,由長江而入海。

短短數個月之後,世界各地的人們便可以享受到來自大明的物產,如華麗的絲綢,精致的瓷器。

長江綿延數千裏,流經很多個重要的大城市,如南京、安慶、太平、武昌等,長江流域地區之寬廣、物產之豐富、人才之完備,是大明其他任何一條河流所不具備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當初,上海開埠的消息在全國傳開後,大量人才順長江而下,商人紛至沓來,可謂是“千裏來龍,到此結穴”!

這十年來,上海憑借著得天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朝廷的優良政策,加上當地官員施政得體,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鼓勵扶植手工業的發展。

上海州經濟發展迅猛,逐漸超過了泉州和廣州這兩個市舶司,一躍成為大明最繁華的港口。

如今上海的各大街道上,每天人流熙熙攘攘,馬車駱繹不絕,商鋪酒肆旗幡招展,商品淋漓滿目,勾欄瓦舍張燈結彩。

由於對外貿易的發展,各國都在上海設有商館,在南京設有使館。

現在的上海隨處可見膚色各異,毛發分彩,怪衣異服的外國人,他們隨著人群穿梭行動,高朋滿坐的酒樓裏。

有的還操持著各種不同的語言,高談闊論,也有一些洋人說著生硬的漢語,在各個店鋪中討價還價,衍然是一付國際大都市的形像。

一些江南的有識之士開始敬佩天武帝,盛贊他在不僅政治軍事上取得了斐然的政績,在經濟建設上也同樣優秀。

經過長期的戰亂和恢復,以及堪稱勞動模範的天武皇帝辛勤耕耘,現在的大明又成為了一個強盛的國家!

成為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糧銀充足!

日本商館外,一個身穿吳服(後來的和服)的中年男子打量著熙熙攘攘的街道。

他是日本商人,名叫日川崗阪,年四十歲,金錢使他看起來頗像英武之輩。

日川崗阪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繁華街道,感嘆一聲:“這大明國是越來越繁榮了,連這普通的道路,都修的這麽平整!”

他知道,腳下的街道,是用一種萬歲泥所鋪築,兩旁還種植了一些樹木,明國人稱之為“萬古長青路”。

不僅如此,還有街上一些馬車,輪子上都使用了一種叫橡膠的輪胎,坐在車中非常的舒坦。

不過因為橡膠過於珍貴的原因,這種車價值很貴,只有大明的貴族和富商才用得起。

聽說大明為了爭取橡膠資源,這幾年南軍都督府勢力已經深入安南等地,在那裏建立據點什麽的,大量的明國商人往那邊跑。

日川崗阪也想去分一杯羹,近日來正在向大明官方申請資格。

回到館內某處,日川崗阪推開一門,內中同樣有兩三個吳服打扮之人,他們個個臉上皆有陰沉兇戾之色。

此番前來大明經商,日川崗阪還肩負著搜集大明情報的重任。

屋內氣氛嚴肅,日川崗阪手指在桌上輕彈,沉吟道:“聽說琉球國的使臣來大明了,來的是琉球世子尚賢的王舅毛泰允和長史金思議,看來這些家夥對我們德川幕府頗為不滿啊!”

自洪武五年(1372年),大明官員楊載出使琉球,(途中發現並登上了釣魚島),琉球諸國就成了大明的藩屬國。

宣德四年(1429年),統一後的琉球王國仍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宗藩關系,向大明納貢,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

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德川幕府派薩摩藩率軍侵略琉球,薩摩軍攻占首裏王城後,大劫七日,一切可動財物,全部裝箱運走,還將琉球國王尚寧等百余人俘至鹿兒島。

尚寧王被迫與薩摩藩簽訂《掟十五條》,承認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

自此薩摩藩的島津氏監視琉球內政和監督貿易和,成為中琉貿易的掌控者,琉球進入了“一國兩屬”時期,逐漸被薩摩藩實際控制,成為薩摩藩的附庸。

此次琉球使者前來大明,立即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們擔心琉球世子尚賢想要依靠蒸蒸日上的大明,擺脫日本對琉球的控制。

事關德川家族和日本的利益,日川崗阪不得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