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進入南京城

五月初一,數萬天武軍在中都城外結集,在萬眾矚目下,朱慈烺率領大軍及一幹文武官員,浩浩蕩蕩的前往南京。

留守鳳陽府的有一萬名天武軍,以及楊禦蕃的兩萬安武軍,從陜西回師的黃得功部已經從武昌府乘船沿江而下。

五月初八,大軍與黃得功部在六合長江邊會師,兩部天武軍共計十萬人共同渡江。

五月初的應天府隱隱有了初夏的感覺,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自入春以來應天府滴雨未落,秧苗插下去一段時間田裏的蓄水就快要見底了。

“蘇州府、松江府連歲暴雨大澇,我們應天府卻連連大旱,賊老天玩的這是什麽把戲,還讓不讓人活了?”

面對絕收的危險,南京城外,田地裏的老百姓喋喋不休的指天叫罵著。

忽然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便看見一大群騎兵馬隊滾滾而來,勞作的百姓們好奇的觀望著。

有農戶低估道:“這是哪來的軍隊?看著不像是後軍都督府的人馬啊……”

百姓們都知道,應天府的軍隊都是由南京守備節制,打的是後軍都督府的旗號,而這股軍隊卻截然不同,遠遠望去就能感受到陣陣殺氣,絕不是久歷太平荒廢戰陣的南京守軍可比的。

“看!江邊來了好多船,好像有軍隊準備南下了!”

“走,去看看他們是哪裏的人馬!”

在各隊軍官的指揮下,天武軍有序的下船登岸,踏在應天府結結實實的土地上,人人顯得很興奮。

應天府的一群百姓們見大股軍隊靠岸,竟然有許多鄉民紛紛趕到江邊來看熱鬧,對身穿精細紅盔的天武軍士兵們指指點點的。

有大膽的百姓還上前問:“軍爺從哪裏來的?”

見應天府的百姓們居然不怕官軍,幾個天武軍的軍士顯然一愣,他們回道:“我們是皇太子殿下的天武軍!”

大明北方的百姓見官兵如見賊寇,輕則被搶光財物,重則被借用人頭殺良冒功,哪像江南的百姓不僅往上湊,還嬉笑著指指點點。

朱慈烺看到這一幕後,不由得感慨了一聲,整個大明最後的凈土只剩下江南一處了,江南的百姓多年沒有歷經戰爭,面對這麽一大群百戰余生的軍士竟然沒有半分畏懼之心,可知江南富庶之地的百姓此時正沉浸在一片太平世道中,全然不知道中原被北方的戰事之苦。

隨著運兵的船只紛紛靠岸,長江之上的木帆一片遮天蔽日,應天府的百姓哪裏見過這種盛況,江邊聚集而來的百姓越來越多,個個伸著頭看熱鬧,就差個手機拍照發朋友圈了。

徐盛擔憂道:“殿下,這些百姓越來越多了,堵在那實在不成樣子,也影響我大軍的入城儀式。”

朱慈烺點點頭,道:“打起龍旗儀仗,派幾隊人馬驅散百姓,再派一隊傳令兵去南京城通知,讓城內所有官員迎駕!”

朱慈烺又道:“傳令全軍,拿出氣勢,準備入城!”

在幾隊天武軍騎兵的呼喝下,圍觀的百姓們這才罵罵咧咧的離開了,惹得這些驅趕的騎士們郁悶不已。

南京古稱金陵,又稱建業、建康,襟江帶河,依山傍水,三國時諸葛亮曾來過,因睹秣陵山阜,贊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自那後,虎踞龍盤就成了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的專有名詞。

元末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慶路,改集慶路為應天府,1368年朱元璋建國大明,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明初南京總人口約七十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建的南京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修建的南京城墻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

明初南京城的繁榮見證了大明的昌盛,位於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北京成了大明的政治軍事中心,南京則是大明的經濟文化中心,大明歷次科舉產生的狀元有半數以上出自南京的江南貢院。

明朝中期時,南京城人口達到一百二十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遊歷中國路過南京時,被南京城的繁榮驚的眼花繚亂,一陣胡言亂語。

此時的南京城正陽門外,車水馬龍,由於往來的車馬太多,導致城門前一片擁堵,幾個互不相讓的車夫在那爭吵開罵嗶嗶個不停。

“你個憨批!知道大爺車內坐的是誰嗎?”

“大爺管你車裏坐的是誰,大爺車內坐的人你卻是惹不起,說出來能嚇得你尿褲子,趕緊起開!”

兩個車夫互相指罵著,一副雄赳赳的模樣甚是囂張,惹得城門周圍一群閑人興味盎然的在那圍觀,還不時指指點點的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