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抄家勛貴

崇禎粗略的估算了一番最近的助餉,自己五十多萬兩,太監們三十多萬兩,大臣們二十多萬兩,勛貴們三十多萬兩,前前後後加起來有接近一百五十萬兩,勉強夠遼東兩個月的開銷。

想要遼東戰事穩定有保障,這助餉的力度不僅不能減少,相反的還要加強,甚至要面對百姓助餉,無論如何,遼東此戰,不能敗!

數日後,崇禎再度頒布聖旨,催促皇親國戚和勛貴大臣們繼續助餉,以三萬兩為上等,民間如有願意助餉者,可到戶部捐資。

崇禎發出捐款號召後,有一個六十多歲的平民老者來到了戶部,捐出了自己畢生積攢的四百兩銀子。

《皇明時報》編輯部當即采訪了這位花甲老人,問他為什麽要把自己的養老錢捐了出來。

這位老人老淚縱橫,道:遼東戰事若敗,天下將會再次動蕩,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眼下時局艱難,作為大明的百姓,理應為這個國家盡一份綿薄之意,希望此戰後大明能天下太平,再無戰事……

“好一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文華殿中,崇禎拿著報紙喝彩道:“連一介布衣都知道這個道理,身為國丈的周奎卻不懂!我大明要是完了,他周家的萬貫家財又能保住多久?”

“這幫勛貴和朝臣們都是,一群鼠目寸光之輩!”

崇禎放下報紙,高聲道:“宣旨,賜這位老者錦衣衛千戶之職,世襲罔替!”

……

聖旨下達後,民間的助餉之風倒是活躍了,但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這,依舊找各種理由搪塞,就是沒錢。

很多人把自己房子上的磚瓦弄得歪歪扭扭亂七八糟,屋內值錢的東西一律私藏起來然後在自家府邸門口貼著房產賤賣。

周奎和皇親們開始穿著最破舊的衣服上朝,由以前乘坐轎子改為步行上朝。

大明的財富九成掌握在勛貴、士紳、地主手中,尋常平民能混個溫飽就不錯了,就算有心助餉,也是無力支援。

一些商人們見那捐款的老頭封官了,也捐了一些,結果什麽都沒看到,商人大都逐利,後面的商人自然不肯出錢。

拿官職爵位出來賣,這種事情崇禎絕對是做不出的,這口子一開,將來就不得了了,整個大明的官場將會更爛,產生的影響也是極大的。

勛貴們見百官哭窮的成效甚好,也跟著如法炮制的哭窮,其中表現最為誇張的便是武清侯李國瑞。

李國瑞的祖上是萬歷皇帝的外祖父李偉,也就是萬歷他媽李太後的親爹。

李偉的經歷和周奎相似,周奎是老中醫加算命出身,李偉是泥瓦匠出身,李偉的閨女李太後起初只是裕王的侍妾,因為生了兒子,地位才得以提升。

裕王當了皇帝後,李偉被封為武清伯,一家雞犬升天,隆慶皇帝掛掉後,李偉的外孫登基了,也就是萬歷皇帝,李偉又被封為武清侯。

武清侯仗著女兒李太後,做些狗仗人勢之事,欺壓百姓,勾結奸佞,陷害忠良,禍國殃民,什麽事情都幹過。

張居正搞改革,他一個勁的反對使絆子,險些把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搞黃了,幸虧李太後插手,才讓改革繼續下去。

為了賺黑心錢,武清侯還把長城守軍定制的冬裝棉襖搞成了次品貨,導致戚繼光管轄的薊鎮十九名軍士凍死,戚繼光上報朝廷後,武清侯李偉僅僅被罰俸半年。

萬歷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武清侯一脈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家財不說富可敵國,在這京城中怕是也沒幾個人能出其右。

現任武清侯李國瑞作為這樣的大財主,居然也幹起了當街甩賣家具的勾當,甚至還穿著禦賜蟒袍跑到街上哭訴,這就過分了。

武清侯李國瑞的行為直接觸碰到了崇禎的底線,作為皇親,幹出這種事情,簡直是丟了皇家的臉!

崇禎決定嚴辦李國瑞,順便用他來震懾一下那些肆無忌憚、公然抗命的皇親國戚和官員們。

崇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王德化,王德化一直被冷落在宮中,他是信王府的老人,崇禎還是比較念舊的。

崇禎陰沉著臉道:“武清侯抗旨不尊,丟盡皇家顏面,著即拿辦!”

“老奴領旨!”

“且慢!”崇禎又覺得不妥,沉吟了片刻後,又道:“武清侯畢竟是皇親國戚,你要先禮後兵,如果他能借銀四十萬兩,這事就算了吧……”

為什麽要四十萬兩銀子呢?崇禎是知道行情的,李國瑞的庶子哥哥沒有繼承權,就上書說:老爹留下了四十萬兩銀子,臣應該得到二十萬兩,今天臣將應得的二十萬兩全部捐給國家。

崇禎一琢磨,這是好事啊,幹脆四十萬兩全借來用用,如果武清侯不願意,那就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