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擴軍調整(第2/2頁)

好在剿滅左革五營的老營和馬軍繳獲了不少,約有幾千匹,剩下的則由鳳陽馬場提供。

大明自開國後,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戎馬一生,非常重視養馬,大明將唐宋以來的養馬制度匯合起來,創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馬政制度。

明朝的馬政主要分為官牧、民牧和從邊境馬市跟遊牧民族以茶換馬。

很多人有個誤解,南方沒法養馬,其實蒙古人征服宋朝以後,在中原各地乃至江南,都建立了養馬牧場,中原的馬或許不如草原上的馬體積大,但耐力卻比草原馬強上一線。

草原上的馬長期吃草,馬肚會往下墜,質量差的草還會傷馬的胃,而中原的馬,吃著五谷雜糧,馬肚子部分長出來的肌肉很是漂亮,馬的力量和耐力也是超凡的。

大明通過馬政的發展,官馬保有數增加到不亞於唐朝的水準,在明成祖全盛時期邊鎮軍馬約四十萬,京師駐軍則有馬十六萬,官督民牧馬匹二十萬萬,驛馬八萬,官馬總數就有九十萬。

自明成祖後,大明國勢漸弱,馬政發展的也一塌糊塗,對民力耗費極大,在明末的時候,全國的官馬差不多只有全盛時期五分之一不到。

鳳陽馬場原本是大明中原地區規模最大的馬場,如今被勛貴和衛所軍官糟蹋,已經基本廢掉了,好在每年還產一些馬,勉強維護天武軍的騎兵。

在朱慈烺的計劃中,騎兵也是重中之重,他想打算出一支人員數萬的鐵甲洪流,除非孫和鼎率先研制出機關槍和後裝式線膛槍,如果這兩種神器出來,就沒騎兵什麽事了。

朱慈烺知道訓練騎兵不容易,所以在遇到曹變蛟時,把他強行要了過來,曹變蛟別的本事不怎麽樣,訓練騎兵和指揮騎兵作戰那是一流的,帶出來的騎兵猛的一逼!

曹變蛟告訴朱慈烺,騎兵難練,特騎士的身高臂長都有講究,而且好馬難找,成為戰馬更難,養馬的開銷也是極大的。

一個騎兵的開銷相當於五個精銳步兵的開銷,光是吃料草,一匹馬一天就要花費銀八分,一年就要近三十兩銀子,等打仗時需要的麥豆與幹草等馬料就更多了。

困難雖然有,朱慈烺卻不怕,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叫問題,他直接下令在南直隸開辟出幾個馬場,專門養戰馬。

新開的馬場占地很大,而且地方都是靠近河流,土壤肥沃的地方,這讓為國為民的楊廷麟心疼了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