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穩贏了

百裏淵一封奏書在東齊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朝堂分為了三派,吵鬧不休。

一派認為百裏淵的建議是對的,齊京出動幾十萬軍隊,將李雲逸的軍隊堵住消滅,那大勢依舊在東齊,對南楚的戰爭還是占據絕對的優勢。所以很多臣子建議兵貴神速,不能讓那三十萬軍隊在東齊境內禍亂。

另外一派堅決不同意,他們的理由很充分,袁皁的二十萬軍隊都擋不住,而且南楚那三十萬軍隊只是損失了一萬多,袁皁卻幾乎被全軍覆沒。就算齊京出動三十萬騎兵又如何?三十萬和二十萬有什麽區別?萬一這三十萬騎兵也被覆滅,到時候南楚大軍直奔齊京而來,齊京就要淪陷。

齊京那可是東齊的都城,就算提早撤離,齊京淪陷對於東齊軍心士氣都是天大的打擊,一個不好會導致東齊滅國。

還有人攻殲說百裏淵可能和南楚勾結了起來,否則三十萬大軍怎麽無聲無息進入了東齊境內。這肯定是百裏淵故意放進來的,甚至袁皁的軍隊都是因為百裏淵的布置才導致敗得那麽慘。

說不定百裏淵和南楚高層勾結,放這三十萬軍隊進來攻打齊京,滅了王室。現在百裏淵可是手握東齊八成的大軍,一旦王室出了問題,他就能攜兵直接登基,成為東齊的皇帝。

還有一派是中立保守派,他們認為先觀望。反正死一些百姓沒什麽大不了的,那三十萬軍隊距離齊京還遠,先看看他們行蹤再決定。

東齊皇帝趙睿今年四十九,也是大宗師,這個年紀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也是有一個雄心壯志的人。他在位二十年,這二十年來東齊國力不斷提升,這次戰爭完全是他主導的。

大朝會上吵吵鬧鬧半天,他最終選擇了第三派的建議,先觀望。直接派兵去打,不一定能滅的了,萬一這只軍隊真的和百裏淵聯合起來,到時候將能威脅他的皇權。

主要是一個大臣一句話刺痛了他,三十萬軍隊不是三萬,居然如此輕松突破了防線進入東齊境內,百裏淵沒有任何察覺,這就很詭異了。如果不是這只軍隊主帥特別厲害,那肯定是百裏淵瞞報了。

反正這三十萬軍隊在東齊境內跑不掉,死一些百姓,毀掉一些城池對於趙睿來說有什麽關系?就是一些數字罷了,動搖不了國本。

當然!

趙睿並不是沒有舉動,他下旨從幾大諸侯國抽調軍隊,從各地抽調一些軍隊,總共抽調了四五十萬軍隊都調集朝李雲逸那邊去。這些軍隊基本上不是騎兵,調集過去是為了駐守大城,鉗制那三十萬騎兵繼續東進。另外齊京的宗師調集了不少過去,一起聯合攔截。

李雲逸率領大軍沒有停歇,白天一直趕路,晚上找地方修整。路過的城鎮都遭殃了,糧食都被搶光,三十萬大軍的糧食消耗巨大,不搶根本沒辦法維持。

搶劫肯定不會文明的搶,不可避免有許多百姓被殺,路過城鎮的軍隊都被血洗,一個不剩。好在李雲逸壓制了軍隊,讓他們不得濫殺,更不允許奸淫,否則軍法處置,直接斬殺。

一旦濫殺或者奸淫,那軍隊的紀律性將會變差,容易變得不可掌控。身在敵國腹地,軍隊不可掌控那是自取滅亡。所以李雲逸嚴厲制止,並且斬殺了幾百犯了鐵律的軍士立威。

李雲逸帶著軍隊沒有朝北走,而是朝東走!

這讓眾將很是不解,現在前面沒有軍隊攔截他們,他們可以從北邊繞路回到南楚境內。朝東走萬一被攔截住了,後面又有追兵,將會陷入十分危險的局面。而且百裏淵可以再次調集大軍回援,如果再調集幾十萬軍隊回來,他們就插翅難飛了。

李雲逸沒有通過熊俊去說,而是直接給他們解釋了。他們留在東齊境內越久,對於葉向佛那邊也有利。他們現在朝北走,那百裏淵可能直線派一支軍隊朝北去攔截他們,到時候不一定能回去。

而他們在東齊境內轉悠,葉向佛那邊不可能沒有一點反應。葉向佛那邊一開打,那將牽制東齊主力大軍,到時候他們再回去不遲。

眾人雖然認為李雲逸說的有道理,但總感覺擔驚受怕,內心忐忑不安。這裏可是他們國內主力騎兵,覆滅在這的話,對於他們國內都是巨大的損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為了南楚可以出戰,但如果南楚不確定能贏,他們卻將自己本錢拼沒了,自然會心裏膈應。

大軍一路奔走,後面張鳳鳴率領四十萬大軍一路追趕。但李雲逸他們都是每天休息幾個時辰,其余時間都在趕路,張鳳鳴的軍隊也要休息,不可能沒日沒夜一直追趕。這樣的話,還沒追上他們就累死了。

李雲逸的軍隊一路朝齊京奔去,這將整個東神州的視線都吸引過來了。齊京有五十萬軍隊,高手如雲,而且附近城池還能抽調十多萬軍隊,李雲逸帶著三十萬軍隊這是去送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