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共同發聲(第2/2頁)

騰國國書發出之後,國內大軍行動了起來,十萬大軍快速調集,朝騰國和蔡國邊界調集。嚇得蔡國這邊邊界將領,一天之內連續發了十封告急求援信。

這還不算完,就在當日下午,靖國、魯國、夜國、陳國、寧國、焦國接連發出國書。

上面洋洋灑灑都寫了幾百字,文采飛揚,意思卻都差不多——他們請景國蔡國騰國保持克制,說大家都是南楚諸侯國,都是兄弟友邦,不要自己人打自己人。他們都勸蔡國不要逞一時之氣,既然做錯了事,那就勇於承擔,賠禮道歉,不要讓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這些國書說的很多都是廢話,有一點很關鍵,六大諸侯國都說蔡國錯了,都勸蔡國賠禮道歉!

這風向轉得有些快,轉得南楚朝廷那邊很多官員們有些暈,轉得蔡國國主氣得暴跳如雷,差點吐血。

蔡國和景國打了那麽久,景國都差點被滅了,那時候各大諸侯國怎麽不說話?現在突然發聲是什麽意思?還異口同聲指責蔡國,這是要凝聚大勢,要共同討伐嗎?

南楚各大諸侯國什麽時候那麽齊心了?前段時間焦國一個王爺不是說李雲逸不死,他吃五十斤屎嗎?

蔡國朝堂當日吵翻天了,那麽多諸侯國為何突然聯合發聲?這難道是南楚那邊某位巨頭的意志嗎?否則這些諸侯國怎麽可能都站景國那邊?還有騰國是真打還是假打啊?如果是真打那蔡國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蔡國朝堂商議了一陣,連忙上書南楚朝堂。說騰國無中生有,無故挑釁,並且破壞規則,請求南楚朝堂介入。南楚朝堂也吵開了鍋,南楚皇帝不太管事,南楚朝堂分為幾大勢力,分別有不同的意見,吵吵鬧鬧一整天。

最後南楚朝堂沒有形成決議,一位巨頭發話了,說靜觀其變,南楚先不發表任何意見和態度,先看看騰國是否會真打再說。

南楚朝堂保持沉默,這就苦了蔡國了。騰國那邊十萬大軍壓境,他們防還是不防?如果不防的話,萬一騰國真打,那大軍將會長驅直入,蔡國將會滅國。

如果要防的話,怎麽防?

蔡國軍力本身就不強,上次和景國大戰已是舉國之力了。上次大軍死傷數萬,現在國內大軍只剩下蔡國景國邊界這邊五萬,蔡國都城上蔡城一萬大軍,還有蔡國騰國邊界一萬大軍,其余地方只是剩下一些守備軍,一座城池幾百上千的。

再次等了一天之後,蔡國國主決定親征,調集上蔡城一萬大軍去騰國和蔡國邊界鎮守。同時他學習李雲逸的做法,將所有城池守備軍幾百上千的調集,都去騰國蔡國邊界匯集。這樣的話就能匯集五六萬大軍,勉強抗衡騰國大軍。

主要是!

蔡國國主不認為騰國敢真打,那樣的話各大諸侯國不會坐視不理,南楚王朝肯定也會介入的。所以五六萬大軍足夠了,萬一騰國真打,這邊也能拖延個十天半月的。

蔡國沒有選擇屈服!

各大諸侯國共同發聲,不僅僅沒有嚇倒蔡國國主,反而激怒了他。他不認為騰國敢真打,至於景國?他也不擔心,景國經歷大戰,又被李雲逸血洗了一番,元氣大傷,李雲逸敢真打?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割地賠款?

蔡國是三等諸侯國,國土就巴掌那麽大,還要割地?這次割了一個郡,下次是不是又要割一個郡啊?幾次賠禮道歉下來怕是割得只剩下上蔡城了。

鄔羈傳來了蔡國大軍的動向後,李雲逸看了地圖片刻,大手一揮下令道:“傳我軍令,讓丁瑜五日內趕去西風山,準備攻打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