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春秋戰國(3) 墨子定理:物理數學工……

被下院事情耽擱,葉陌加快了腳步,趕在太陽落山之前,終於到了她今天最後一個目的地——文院。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私家講學之風盛行,漸漸出現書齋的雛形,這也就是後世的書院、書房等,是現在文人們爭論交流的地方。

即使陽城君現在離城,文院基本上與人過來,每日都有專門的奴仆打掃清理。

進入文院書齋,這個時刻光線已經開始暗了,奴仆們在房間內燃起了一盞盞青銅燈。

先秦時期是沒有蠟燭的,只有貴族才能使用的青銅燈具,燈油以動物油和植物油為主,燈的亮度竟可以媲美後世路燈。

青銅燈全都由人來掌控,他們或站立兩臂張開,舉燈過頂;或者跪下,兩手前伸,托燈在前,非常穩當,燈具絕不會晃。

這些掌燈人不是侍衛,而且家奴或者侍女,人的體力是有極限的,這個副本中普通人的身體極限似乎也高於現代人。

葉陌收回視線,找書。

這個年代書紙還沒有,大多數書都是以規整木片編聯的木簡,書簡數量看上去很是壯觀,也有一些銅器、玉片、龜甲、獸骨、帛書等。

西周滅後,其他國家各寫各的文字,簡化、繁化、異化、同化等,怎麽方便怎麽來,因此書齋裏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陶文、簡帛文、璽印文等全都有。

羋文靜是陽城君的長女,從小很受寵,哪怕母系社會已基本消失,這時還沒有濃烈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

當然,她也不是所有書都認識,流行於商朝的甲骨文就有一半不認識,剩下一半象形文字與金文有關聯,連蒙帶猜認得出來。

不過是穿一個副本,回現實世界可能連甲骨文、金文、大纂都看得懂了,軟筆書法都自動學會,歷史專業學生的美夢!

“……”

熟悉字跡,葉陌首先選擇了史書。

楚國的先祖似乎與商周二朝天子相處的都不怎樣,在商朝被朝廷驅趕到南方,在周朝,其他開國將領為諸侯,楚國首領只當了子爵,周邊還有曾國、鄖國、息國等監視。

“???”

等熟悉字跡以後,葉陌專門挑了墨學竹簡查閱——以墨子為名。

這個時期,孟勝和墨家弟子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整理收集祖師爺墨子的成就以及墨子言論等內容,並且在各地講學傳播。

陽城君的書齋自然少不了墨學。

葉陌原以為是比較深奧且無聊那種,但結果和想象中完全不同。

越看越上癮,越看越精神。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哲學、軍事學、邏輯學’,這些墨子哲學思想與政學理論的確一時半會兒難以吃透,只能把主要的句子先記於腦海中。

涉及到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等,那可就是葉陌的專業和飯碗了。

太神奇了!

這裏的神奇不是墨子做得某件事或某個兵器或某個建築,非常符合現代物理數學的科學知識,為此嘆一句‘古人真聰明’。

這裏的神奇指墨子竟然能總結出一套相當嚴密的科學理論,像一本現代教科書一樣,書簡上有理論、隱含公式、簡單例子、具體案例等。

例如數學理論,墨子直接定義圓是一中同長也,定義正方形四個角都為直角、四條邊長度相等的圖形,向量的三點共線定理……

這些別看可能是小學中學數學常識,但第一個提出精準定義和概念的人真非常了不起,而且是提出這麽多的概念與定理。

葉陌自嘆不如。

她懂得都是數學書上教導的,讓她自己去研究數學理論,不一定行得通,主要是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模式的枷鎖限制住了思想。

……

再有物理。

墨子定義或總結或者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力學、作用力與作用力、阻力、杠杆、重心、滾動摩擦、幾何光學、聲的介質傳播等物理學知識。

而且,墨子還曾親自做了兩物體相撞、杠杆定理、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聲音傳播等具體的科學性實驗演示。

還有一些假設性的推理,例如“止,以久也,無久之不止,當牛非馬也”,意思是物體運動的停止來自於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沒有阻力的話,物體會永遠運動下去。

對比現代科學理論,這些描繪可能還有很多欠缺或者不周到的點,但葉陌從中看到了現代科學的萌芽,看到了時代巨人的身影。

只可惜墨子只有一人,這些理論全部來自於墨子,其弟子可能學明白了,但不知道如何百分百利用,也不知道新的理論如何得出。

“哎。”

葉陌不由發出一聲惋惜的短嘆,假如墨子活的長一些,可能會完善更多科學,假如墨子有傳承弟子,甚至可能推進科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