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秋闈將至

這場政治鬥爭的結果,很快就由蒼淵告訴了潘龍。

蒼淵說的時候興致勃勃、神采奕奕,顯然是因為這一場大勝而興高采烈。但潘龍聽了,也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蒼淵和帝洛南獲勝,關他潘龍什麽事呢?

雖然說,從他的角度看來,這一場鬥爭的結果還算是讓他滿意,但變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在……才不過只是開始階段而已。

現在贏了這一場,無非是接下來的工作能夠繼續開展下去。到最後究竟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

說完這件事之後,蒼淵又說:“潘老弟,如今已經到了七月底。明日便是秋祭,然後從八月初一到八月初十,依次舉行天下十科的京師大考,八月十三放榜,八月十五早上開始最後一場金殿選材,當天晚上便是瓊林宴,八月十六賞月大會……未來這半個月,便是這京畿之地最熱鬧的時候,你有興趣湊個熱鬧嗎?”

“湊熱鬧?”潘龍有些疑惑,“我怎麽湊熱鬧?”

“天下十科,皆有推舉應試的名額。潘老弟有沒有興趣去參加初十的那一場‘兵法武道科’大考?”蒼淵笑道,“以你的本領,若是趕考,就算不是狀元,也不會掉出一甲之列。”

潘龍倒並不覺得自己被小看了——兵法武道科不僅要考武藝,也要考兵法。論武藝,他自信天下考生之中應該沒人能勝過自己,但論兵法,他自我感覺大概就不怎麽行。

像他這種明顯偏科的貨色,如果不是武功太高的話,沒準連個進士都考不到。

京師大考,可是規定了最多十取一的名額限制——其實往往遠不足這個比例,一場大考,十科加起來萬人總是有的,但最後能錄取的各種進士,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五百之數。

因為很多科目,都是以“難考”而著稱。

比方說十科之首的“兵法武道科”,便是只錄三十人,極少破例。

便是錄取相對較多的“運籌算術科”和“法令訴訟科”,往往錄取百余人,也就是極限了。

畢竟,金殿選材大會,最後只禦筆欽點前三名為一甲,稱之為“進士及第”;三到十名為二甲,稱之為“進士登科”;十一到五十名為三甲,稱之為“進士出身”。

至於五十名之後的……金殿選材是大考前五十名的事情,一般其實只是走個流程,很少和大考的名次不同。五十名之後的人根本沒資格去參加金殿選材,自然也不需要再拘泥數量。這些人算是“乙榜”,統稱之為“進士拾遺”。

從“及第”到“登科”到“出身”再到“拾遺”,這一場大考之中的名次差距,差不多就決定了一個官員在官場前十年的運勢。

能夠考上一甲的,除非倒黴,否則一般都順風順水,十年之後至少也是一方大員,未來的朝廷重臣、九州鎮守,若是有科舉出身的,基本都是從這些人裏面選拔出來。

能夠考上二甲、三甲的,一般也能順順利利地進步,十余年之後,同樣也能成為朝廷大員。但往往會遇到無形的天花板,想要更進一步成為三省六部的主官,或者是九州侯這樣的要害官職,基本都很難。

至於“進士拾遺”的,運氣好的,也能升到高官,但大多數人基本上就是從縣城到郡府,做到一郡知府,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所以科舉之中的名次,對於考生們來說,著實是興衰榮辱攸關的大事,尤其是一甲二甲以及甲榜乙榜的區別,更是簡直稱得上關系到身家性命。

過去的歲月裏面,可是不止一次有人名聞遐邇卻沒能考中一甲,又或者是自負才華最終考了個乙榜,一氣之下生病乃至喪命的。

蒼淵認為潘龍能夠考上“兵法武道科”的一甲前三名,就潘龍的感覺,已經是純粹的恭維。

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這偏科到極點的貨色,能夠考上一甲。

一般來說,參加科舉的考生最多也就是先天巔峰的修為,偶爾有個先天精微半步真人的,已經是極為罕見的特例。如他這等貨真價實的真人高手,便是別的考生一起上,多半也贏不了他。

但是,考兵法的話……潘龍很懷疑,自己能不能考及格?

別到時候一百分的卷子自己考了個二三十分,丟人現眼……

他對自己的才華,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當然,如果他真的有心趕考,或許可以參加“博古通今科”的科舉,搜刮一大批的書籍存放到山海經之中,等考試的時候進入山海經翻書就好。

用這種方法,一甲未必,二三甲肯定是能有的。

其實,“詩詞文賦科”大概也可以這麽考,當年老爹潘雷不就是用這個辦法,靠著在山海經裏面尋章摘句慢慢推敲,才能夠寫出一篇篇佳作,然後考上舉人的,以才子之名名揚益州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