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潘龍看著正在緩緩包圍過來的斯拉夫士兵們,忍不住嘆了口氣。

他知道“醫生”已經做得很好,甚至於比他能預想得最好還要好。

以三四千人面對十多萬大軍,他非但已經堅持了差不多兩個小時,麾下幹員們更是損失極小,除了一兩個特別倒黴的,在剛才對射之中被射中要害之外,剩下的幹員頂天不過是受傷而已。

至於斯拉夫軍那邊,卻至少已經填進去兩三千人了。

這樣的戰績,無論是誰,都要誇贊一句“打得好”。

如果斯拉夫軍只有一兩萬人,這一仗差不多已經可算是贏了——損失了超過一成兵力,任誰都需要休整休整再戰。

那時候,錫安眾人就能安安心心地撤退,不用擔心被追擊。

如果斯拉夫軍有五六萬人,這一仗打到這裏,多少也已經有了幾分勝算。

此地距離錫安還有五六裏,層層布置、步步為營,一步一步打過去,就算五六萬人,也是能磨掉大半的。

天下用兵都講究一個“心氣”,有心氣,則人人奮勇,以一當十不在話下,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是不行。

所謂“心氣”,說白了就是士兵要能夠理解自己作戰的原因,能夠願意為這個原因奮力死戰。

所以自古以來,防守的時候常常出現鐵軍,進攻時候能不畏犧牲的卻少之又少,至於遠離自家國境,長驅萬裏去侵略他人的時候,軍隊的心氣多半更低。

這原因一目了然:防守的時候,身後是父老鄉親,妻兒老小,就算是死也拼到最後,不能認輸。可侵略的時候,為的不過是錢財利益、功名富貴,人死了,這些東西還有什麽意義?

不怕死的和不肯死的,自然是天壤之別。

斯拉夫人再怎麽不把自家性命當回事,也不可能真的全軍上下都是悍不畏死之徒。打侵略戰的,死上一半兵馬,他們還能繼續奮勇作戰嗎?

潘龍覺得,肯定是不行的。

到這裏,錫安眾人自然也就能安心撤退了。

可惜,這次來侵略錫安的,不是一兩萬人,也不是五六萬人,而是超過十萬的大軍。

人數越多,就越能承受損失。五萬大軍死兩萬,會傷筋動骨失去再戰之力,但十萬大軍死了兩萬,還是能鼓鼓勁繼續打的。

不管怎麽說,敵人始終只有三四千嘛。

而且,斯拉夫軍死人,錫安方面難道就不死人了?

“醫生”再怎麽用兵如神,打仗終究還是要死人的。甚至於,隨著戰況漸漸激烈,錫安幹員們的死傷速度也會不斷增加。

若是真的打到斯拉夫軍一方死傷兩三萬的地步,錫安最起碼也要死個兩三千吧。

斯拉夫人死兩三萬,還有很多;錫安幹員死兩三千,可就剩不下多少了。

真打到那一步,斯拉夫人肯定豁出一切拼命進攻,務求一舉得勝,免得橫生枝節,再添死傷。

大家都知道,錫安在這個世界上,可不是沒有朋友。就算在往日,他們也有好幾個可靠的盟友。更不要說如今錫安完成了“治療靈能感染”的不世偉業,各路勢力無論是出於友誼也好,是為了國際形象也罷,多半是願意出手幫忙的。

所以,這一戰要是拖延太久,拖到各國、各個勢力來援,那斯拉夫帝國還真是頂不住。

他們打得贏錫安,但卻打不贏世界各國的聯手。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

可就是因為大家都懂,這一戰才會很慘烈。

想到這裏,潘龍又忍不住嘆了一聲。

聽到他第二聲嘆息,“醫生”轉過頭來,看了他一眼。

在當世英雄之中,“醫生”論武力完全排不上號,但論機智敏銳,卻是最為頂尖的幾個之一。潘龍兩次嘆息,心意小有差別,就被他覺察到了。

他揮揮手,先發出撤退的命令,然後才問:“夏導師不看好我們的形勢?”

潘龍點頭:“實在沒辦法看好。”

“我卻不這麽想。”

“哦?莫非還有什麽轉機?”

“醫生”點頭,走到旁邊一輛車前,向潘龍做了一個邀請的姿勢。

等到潘龍上車,一位幹員開車,“奇美拉”坐在副駕駛,他們二人坐在後排,他才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斯拉夫帝國這些年來強橫霸道,結下了無數的仇怨,想要找他們復仇的不知道有多少。現在,就是大家的機會。”

潘龍這才明白,忍不住問:“那……會有多少國家和勢力出手?”

“醫生”舉起右手。

“騎士之國珀藍特和斯拉夫是世仇,就算沒事的時候也常常交鋒。這次的機會,他們不會錯過。”

說著,他彎下拇指。

“龍蛇聯盟和斯拉夫也是世仇,‘龍’的奧斯蒙和斯拉夫都自認為是羅馬的繼承人,為了爭奪聖城廝殺了不知道多少年;‘蛇’的瓦伊特長年受斯拉夫欺壓,怨恨極深。他們同樣不會放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