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還真是朵奇葩

蘇晏走出養心殿,在宮門外遇見了個不算太熟的熟人。

“令大人。”他朝對方拱手,“大人這是從朝會上過來的?”

起居注郎令狐回禮道:“可不是。皇爺召內閣重臣未時一刻覲見,閣老們還沒來呢,蘇大人先來了。

“說起來,蘇大人幾乎每次面聖,都要與皇爺閉門密談,能否告知談的是什麽,否則下官這起居注不好寫啊。”

蘇晏一陣心虛,面上卻神色自若,笑道:“還不都是公事。今日商議白紙坊爆炸案的偵辦情況,但因涉及尚未公布的政令,恕本官不好細說。”

令狐頷首道:“這個下官知道。一會兒閣老們來議事,想必也與此案有關。唉,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啊。”

蘇晏聽著覺得有內情,問:“怎麽說?本官因傷在身,這幾日都未參朝,還請令大人告知。”

反正等著也是等著,蘇清河形容可人、言語有趣,不如和他聊聊天。令狐左右看看沒人,壓低聲音:“火藥庫炸得離奇,據聖上委派的巡城禦史調查,當夜庫中守衛森嚴,並未有外人進出,更不曾執明火入庫,這爆炸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誰也說不清楚。朝野上下因此議論紛紛,人心惶惶哪!”

蘇晏點頭:“本官也從民間聽到了些流言蜚語,什麽‘紅蓮一現混沌開’之類,令大人可聽說過?”

“當然,比這些更荒謬的都有。”令狐不敢提及“天譴”二字。

京城內各種流言,朝臣們多少都有所耳聞。

一部分官員驚疑不定,對流言只當沒聽見,也不去亂傳。

另一部分官員將這爆炸當做了黨同伐異好機會,開始互相攻訐政敵:文官(尤其是與西野黨頗有關系的)上書罵宦官與外戚倒行逆施,招致天譴。與宦官親近的勛戚,上書罵某些文官貪汙受賄,故而上天降責。武官們素來地位低,誰也不敢招惹,也不想趟渾水。而在自詡清流的言官們眼中,除了他們這些禦史和給事中,其他人都有可能是亂臣賊子。

於是人人借機生事,朝堂上好一通唇槍舌劍,血雨腥風。

蘇晏聽得咋舌,又問:“朝會上,皇爺什麽反應?”

令狐苦笑:“皇爺?皇爺也沒能逃過滿堂飛的唾沫星子。”

“怎麽?難道連皇爺也罵?”

“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賈公濟賈大人帶頭的一幹言官,上書稱白紙坊爆炸是‘上天示儆天之子’,要求國君與儲君反躬修省,不僅要追究兵部與工部相關官員的責任,還要下罪己詔,以安民心。”

“罪己詔?”蘇晏嚇一跳,“要不要這麽上綱上線!”

“上綱上線是何意?”令狐不解地問。

“就是,呃……小題大做。”

令狐嘆口氣:“這種事吧,自古亦有之。自漢文帝以來,七十多位帝王都下過罪己詔,多是因為水旱疾疫禍及天下,大勢所逼。”

蘇晏其實也知道,像地震、大旱這類天災,危害巨大又治理無門。就因為天子受命於天,但凡有人力無法抵抗的災禍,自然都是皇帝的鍋。所以歷史上那麽多皇帝熱衷制造“祥瑞”,好證明自己是政通人和的明君;而有些倒黴的皇帝,在位一生天災不斷,就會被詆詬為“天子失德,上蒼降罪”。

由此可見,當皇帝,運氣也很重要。

運氣太差,再精明能幹也白搭。

故而長久以來形成了一個傳統,一旦有大災大禍或政權不穩,要麽朝臣們逼皇帝下罪己詔,要麽皇帝自己把罪己詔當做殺手鐧,危機時刻丟出去,安定民心,平息輿論,多少管點用。

不過就算是走過場的罪己詔,蘇晏也相信景隆帝絕不會下。

初登基不久的景隆帝,要擡先帝的廟號,引得朝堂沸議。恰逢關中大地震,文臣與言官們以“天譴”為由逼他下罪己詔,甚至連具體文字都替他擬好了,只需蓋個印璽即可。

在這種滿朝逼諫的情況下,年輕的天子都沒有屈服,硬是頂住了壓力,又與太後聯手,反逼著一批倚老賣老、操縱國策的朝臣辭官,這才將朝堂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如今十幾年過去,天子威望日重,有人還想故技重施,豈不是自找苦吃?

蘇晏篤定地說:“賈大人要倒黴了。”

令狐呵呵道:“玩火者必自焚。賈大人慣來訕言賣直,一心求個青史留名,這下只怕非但留不了名,連烏紗帽都留不住。”

蘇晏與他政見類同,彼此相視一笑,都覺得對方似乎親近不少。

令狐感慨道:“下官看得多,記得多,也想得多。這滿朝文武,有的是有才無德,有的是有德無才,還有的既無才也無德。真正有才又有德還心懷蒼生的……不算多。蘇大人是年輕一代中的翹楚,前途無量,但也前途崎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