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2章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第2/3頁)

贊婆臉上卻並沒有多少喜色,擡手指了指營中另一具堅甲,並對郭元振說道:“我現在便要舉事奪城,此行不功不返。木卯等諸部尚需郭府君威令調度、以為策應。”

“將軍放膽拼搏,郭某既然敢與你同行至此,必定全力相助,絕無半分疑懼!”

郭元振聞言後神色嚴肅的拍了拍胸膛,同時也走上前將那副精甲披在了身上。

贊婆神情肅然的望著郭元振披掛完畢,張了張嘴之後,終於在臨行前又凝望著郭元振沉聲說道:“往年勢力所拘,不得不相為宿敵。但此番行計歸義,亦絕無貳心。此行成或不成,一旦起兵,我兄必定性命難保,而我、而我也是生死難蔔。

舊年行惡,不敢奢望能生食唐家祿料,但我兄弟捐命,只盼能給家人求取一線生機。郭府君雖然外在頗有詭詐,但我知你確是忠肝義膽,同行一程,不敢攀比情厚,但懇求郭府君能憐憫贊婆行前所托,保護我兄長血脈安全入唐,哪怕卑為黔首……”

郭元振擡手阻止了贊婆繼續說下去,反手割下自己一縷須發塞在了贊婆的手中並正色道:“戰前不便自殘,以此父母精血所賜立誓,若郭某有負相約,天人共唾、不得好死!”

“保重!”

贊婆將那縷須發緊緊握在手中,對著郭元振重重點頭,然後便大步跨出了大帳。

營中鼓角聲大作,集結完畢的噶爾家武士們紛紛翻身上馬,在贊婆的率領下直向積魚城西城門而去。

歸義投唐,是噶爾家兄弟早已經做出的決定。無論是欽陵前往積魚城自投羅網,還是贊婆率軍前往進攻叛離的木卯部,都是這計劃的一個環節。

但噶爾家要投唐,當中還橫亙著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過往唐蕃幾場大戰,噶爾家始終身在最前線,給大唐所造成的損失與傷害可謂至深。所以除了欽陵這個唐人眼中的罪魁禍首必須死之外,噶爾家也必須要有大功傍身,才有可能在大唐爭取一個立身之處。

贊婆自知兄長對整個家族的重要意義,一旦做出這樣重大的反復之計,自己絕難完全取代兄長的威望。為了確保噶爾家的族人們不會懷疑他的無私,甚至連自己的幾個兒子都派遣跟隨兄長前往積魚城,是用自己絕後來杜絕族人們或會發生的內鬥消耗。

他們兄弟雖然有此計議,但究竟何時發動、有沒有合適的發動時機仍然莫測。而停留在木卯部的郭元振則補充了他們兄弟計議的缺失,給他們選擇了一個最好的發動時機,那就是薛訥所部人馬抵達積魚城背面這一刻。

當然,這一系列計劃的實施也少不了唐軍的精勇作戰。正是因為在正面戰場上,蕃軍被唐軍打得節節敗退,讓那個志大才疏的贊普技窮抓瞎,才主動的開門揖盜,讓噶爾家部伍有了堂而皇之、接近積魚城的機會。

盡管想要真正的歸唐,還需要經過一番苦戰。但是此刻,贊婆心裏已經對大唐生出了歸屬感。早年兄長欽陵還要兼顧國中的軍政事務,贊婆才是赤嶺方面的主要戰將,所以他也最清楚唐軍在此戰中的戰鬥力與此前的明顯不同。

這種心態的轉變很微妙,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趨炎附勢、敬畏強者。還在於當做出投唐的決定後,唐軍在正面戰場的每一分推進,都相當於為他們噶爾家鋪平了投唐的道路。盡管眼下唐軍將士們未必知噶爾家已是友軍,但贊婆心裏已是深深感恩那些前線將士們的鏖戰奮鬥。

所以眼下他也絕非是摘桃子的竊喜心裏,只在心裏暗暗決定一定要抓住這個數萬唐軍將士爭取來的背刺良機,這一刀一定要刺的又兇又狠,才能不負所有。

噶爾家營地中的士伍調度自然瞞不過城上守軍,不過由於贊婆多日來的殷切求戰,他們對此雖有關注,但也沒有過分的警惕。

當贊婆率部抵達城門前的時候,此前那名受賄的蕃將再次行出,站在甕城內望著策馬行近的贊婆說道:“王命尚未下達,將軍不必如此急切。但我也有一樁喜訊要同將軍分享,此前城內諸將請命,贊普已經釋放大論,或許便要再授大權……”

贊婆聽到這話後便愣了一愣,但臉上卻無多少喜色,反而更加的悲痛。他不動聲色的靠近守將,並開口說道:“為國效力,不計勢位高低。令達即出,恐不暇領取精甲,將軍能否先行點出?”

幾天接觸下來,守將本就對贊婆頗生好感,再加上剛剛接受重賄並得知贊普接見大論這一利好消息,對於贊婆這一請求不便拒絕,於是便笑語說道:“將軍如此勤勞,稍給方便也無不可。”

他本意是讓贊婆並其部伍在城外等候,但贊婆將手一揮,身後親信們已經靠近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