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7章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第2/2頁)

大唐想要重新收復青海,這一想法同吐蕃贊普想要除掉噶爾家一樣強烈、且不加掩飾。但有一個現實也必須要認清楚,那就是在隋唐最強盛的時候、已經兩度攻滅吐谷渾並占有青海,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實際的占有,轉而扶立傀儡,依靠當地人進行羈縻統治。

眼下的大唐,自然也同樣不具備實際占有並統治青海的力量,除非願意放棄其他邊事經略,長期的在青海駐紮一支強大的軍隊。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大唐其他的邊事謀略同樣極為重要,眼下之所以對青海方面更用心,也僅僅只是因為眼下唯有青海方面是有機可乘,可以獲取到突破與發展。

因此在青海方面選擇一個長線合作的對象,彼此互相成就,對大唐而言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此前大唐的選擇是多線操作,一方面與噶爾家族進行合作,同時也沒有放棄此前的經營路線,積極籠絡吐谷渾親近大唐的人事力量。

可現在卻爆發出吐谷渾小王投唐的事件,這對那些親唐的吐谷渾勢力而言,無疑是大唐背叛了他們彼此之間的承諾,心中自然會生出芥蒂與怨情。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大唐還想繼續向青海開拓,那麽同噶爾家的合作自然是要進行加強,甚至於扶植噶爾家以取代原本吐谷渾王室,都是一個可以預期的選擇。

當然,大唐也可以選擇不再與噶爾家合作,直接發兵進行攻討。但如果真的這麽做的話,那大唐、吐蕃與噶爾家圍繞青海進行博弈的局面中,大唐與吐蕃的位置就發生了互換、此前大唐是樂呵呵的在一邊看戲,準備借其他兩方鬥爭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而現在就換成了吐蕃掌握這一主動。

大國之謀不容意氣之爭,李潼當然不可能因為這樣一點嫌隙就改變整個青海戰略的基調與節奏。不過他當然也不可能這麽簡單的便讓欽陵達成所願,忍下這一口惡氣。

略作沉吟後,李潼便吩咐道:“明日著青海王慕容萬入朝,加其右衛大將軍、參京營禁衛事宜,並恩授一子三品。”

吐谷渾這些亡國力量,原本是不必太過在意,他們禍福榮辱、俱在大唐一念之間。而且憑著入附多年所養成的從屬慣性,區區一個吐谷渾小王莫須有的投唐傳言本也不足以造成太過惡劣的影響。

不過李潼數年前剛剛幹掉原青海王慕容忠,已經流露出對吐谷渾遺民勢力極為不滿的態度。在那些人看來,朝廷拋棄如今的青海王世襲、選擇扶植青海當地的吐谷渾首領,似乎也是極有可能。

這一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獨會影響到青海方面的局勢變化,甚至會對河曲朔方都帶來惡劣影響。須知眼下吐谷渾遺民們還被安置在靈州境內的安樂州,若他們心生驚疑而產生嘩噪,自會給眼下尚算安定的朔方局勢帶來沖擊。

須知就在今夏驪山演武的時候,李潼還收拾了一把回紇。雖然說李昭德已經北去處理這一問題,但短時間內,回紇內部必然也是怨情深結,若與那些吐谷渾遺民一拍即合,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可就真的不可測了。

所以說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過往耍過的威風,在未來不知哪裏就會埋下一個雷。而這些能在時代中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也實在沒有一個是簡單的。欽陵在作此構計的時候,必然也會考慮到這一因素給大唐所帶來的壓力。

安撫吐谷渾人情是應有之義,不過欽陵如果以為李潼就沒有反制他的手段,那也把大唐聖人想得太簡單。

在做完這一指令後,李潼便又說道:“著令京營李陽率三千京營禁衛直赴隴南,隴南曹仁師配合行事,徹查西山蕃使遇害事宜,西山生羌涉事者敢有抗阻,殺無赦!”

吐谷渾小王叛逃,所以欽陵要誅殺叛徒。那麽噶爾家襲殺其國使臣,又該作何處斷?噶爾家如果肯乖乖的配合行事,李潼自然犯不上捅破這層窗戶紙。

可如果欽陵自以為憑此就可以掌握更大主動權,對於此前的約定執行大打折扣,那李潼也犯不上再對噶爾家留手。吐蕃贊普暫時沒有足夠的理由對噶爾家下手,那大唐就給他一個!

原來兩國之所以誤會交惡,是這濃眉大眼內則奸猾的家夥在使壞,殺了你的人,騙了我的貨,咱們合夥弄死他!

隴南唐軍進入西山區域,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針對西康。吐蕃贊普率軍而出,暫時不能對噶爾家下手,極有可能會對西康下手,大唐自然也要做出相應的布置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