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7章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第4/6頁)

畢竟除了眼下鬧亂的契丹之外,東北還有眾多別的胡部其實反唐之心沒有那麽堅決。就算東北羈縻秩序已經變得極為脆弱,這些胡部也不夠可信,仍然是一個隱患,但畢竟事分輕重緩急,沒有必要一下子便將所有胡部都推到契丹陣營中去。

可若黑齒常之真的不由分說就殺掉何阿小,擺明了屁股就是死死坐在了大唐一邊,這對一些東胡部落來說的確是一種情感上的傷害,也容易被過分解讀,讓那些還在叛降之間猶豫不定的胡部們一條路走到黑,加劇他們的頑抗之心,不利於東北局勢的盡快平定。

同樣的,李盡忠這麽做也說明了其人所關注的重點已經不再是眼下河北的戰事,而是要為在東北繼續糾纏鬧亂在做鋪墊。否則便不會派遣其心腹將領前來投書,以其一命讓黑齒常之變得處境尷尬、應對失據。

東北畢竟不同於內陸的河北等諸地,唐軍勞師遠征,對於掌軍大將方方面面的要求更高,距離的拉遠會將瑕疵放大。

如果黑齒常之的出身被大做文章,就算朝廷不疑、黑齒常之也能立心坦蕩,但其部屬將士們也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最穩妥的做法莫過於更換大將。

可是陣前換將且不說替換者能力高低,單單軍機磨合又會造成一定的貽誤軍機,就會給契丹留下喘息之機。這方面的戰勢變化可能,又遠不是一個悍勇鬥將能夠帶來的。

現在由劉幽求出面接手處理此事,對內可以穩定軍心,化解朝廷與掌軍大將或許存在的猜忌,對外也將朝廷所有的憤怒都傾瀉於契丹這個仗著大唐庇護而壯大於東北、卻做出反噬舉動的惡胡部族,向東北諸胡宣稱契丹才是造成東北動蕩的罪魁禍首。

李盡忠此計不成,卻暴露出其色厲內荏、意圖強遁的想法,這也讓唐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更加積極。當然就算沒有李盡忠這一舉動,如今河北方面也已經到了唐軍進行反攻的時刻。

此前河北秩序不存,讓官軍各種行動都被動有加。但當情況改善後,唐軍的行動自然也就變得效率起來。

遼東道中軍行軍分作三路,其中宰相姚璹自率中路沿魏州而上,基本遵循黑齒常之行軍路線,為前路大軍直接提供人馬、糧草的增補。

左路唐先擇沿太行山東麓諸州北進,沿途行經相州、邢州、趙州,已經將要抵達如今與契丹交戰最前線的定州。這一路人馬將會直抵易州,與易州方面仍在堅守的唐軍部伍匯合,等待軍機繼續進取。

右路楊顯宗行軍的路線則就是大運河永濟渠段,不會參加瀛州方面的會戰,將會沿滄州繞過河北中部戰場,直接進入幽州地區,切斷契丹叛軍的退路。

隨著各路大軍齊頭並進,唐軍有關河北一戰的戰略便也被勾勒出來,那就是盡可能將更多的契丹人馬鎖困在河北地區給予痛殲,盡量避免契丹軍眾整部的退出榆關。

這一路大軍雖然以遼東道為號,但老實說,眼下的朝廷還並不足以維持大規模長距離的用兵於遼東,即便將士們鬥志銳盛,國內的局勢以及物資情況暫時也難作支持。所以榆關內能夠消滅多少敵人,便是此戰功勛如何一個最主要的衡量指標。

瀛州方面,李盡忠已經流露出了大部撤離河北戰場的意圖,敵之所欲、我必不予,這是最基本的兵法思想。所以接下來黑齒常之所部唐軍便進入了一個高頻率的活躍期,並不刻意謀取大戰奪勝,小規模的精騎騷擾每天都在進行著。

原本在唐軍正式進入瀛州地境之前,契丹軍眾由於一路積勝所帶來的盲目樂觀,加上各自的貪婪,雖然以河間為其大軍主力駐營,但各路偏師人馬卻散出極多,肆無忌憚的浪行於瀛州鄉野城邑之間。

但是隨著唐軍大部隊的北上反攻開始,契丹軍眾們的處境就變得惡劣起來,可以說是一種近乎截肢的慘烈。唐軍以滱水與滹池作為基本的行軍路線,河道上有舟船作為接應,遊騎則沿兩岸鋪開,許多契丹賊軍還沒來得及撤回河間附近,便直接被唐軍騎兵沿河切割在外,不斷的圍剿消滅著。

至於及時退縮回河間地區的契丹賊軍,處境也不容樂觀。河間整體地勢就是一個兩河夾谷的口袋地形,且越往北這個口袋就收縮的越小。

雖然契丹軍隊中也有著比例不低的騎兵隊伍,但一邊是坦蕩平野,一邊則有河道為恃,這樣的地形對契丹而言實在不夠友好。

雖然在接下來的交戰過程中,契丹也曾試圖重新奪取河道的控制權,但這實在不是他們所擅長的作戰環境,單單舟船方面的巨大劣勢,哪怕唐軍也並沒有配備專門的水軍部隊,也足以對契丹形成壓制性的打壓,更不要說還有順流而下的水勢可以仰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