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5章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

於光祿坊蕃國公主邸中接受了其人所獻圖籍之後,李潼也抽出時間來著重了解了一下這個所謂蕃國東域具體的方位與範圍。

講到大唐對於周邊境域的了解與記錄,就連李潼這個來自後世的人都不得不為此點個贊,實在是翔實有加。

大唐的開放與包容,絕不僅僅只是兩市那些駱駝商隊與當壚賣酒的胡姬們能夠完全代表的。

每有番客遠來,如需官方接待,首先關心的並不是其人所攜何種方物進獻,而是其國位處何鄉、風俗人口如何,以及距離大唐有多遠。這一類的情況,統統都有官員負責記錄,並將記錄的內容進行匯總整理,並妥善收藏。

不僅僅官方態度如此,民間對於周邊未知的區域也都充滿了好奇心,對外來的事物並非一味警惕排斥,而是積極的進行了解,並有選擇的進行接納。

這種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在農耕文明的政權中是頗為罕見的。如果說秦漢壯在開辟,那麽隋唐就是通過這種強大的自信心,成為中古時代整個世界的中心區域。

可是中古時代結束後,這種對外的開拓、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就轉為一種內斂的態度,好奇不復、進取不復。直至封建時代末期,更完全僵化為一種妄自尊大,已經喪失了對整個世界的認知,也喪失了對自身準確的評價。

有關蕃國東域的細致了解,李潼所采閱的資料還非本朝的記錄,而是前隋一些圖籍。本朝初期重點在於攻略突厥以及高句麗,隨著吐蕃崛起、兼並吐谷渾而成為嚴重邊患,所關注的重心也主要集中在隴右以及蜀中的西北等與吐蕃勢力直接接壤的地區。

川西藏東這一片地區,有大量的生羌部族雜居,局勢多有混亂,與大唐官方的互動也並不密切,所以新的記載並不多。

倒是前隋之際,結束了南北朝長期的動亂,中原王朝帝國再創,大有萬國來朝的雄壯氣勢,所記載的胡情形勢要更加的詳細豐富。

通過翻閱這些舊籍,李潼也了解到在蕃國公主領邑這片區域中,在隋時還存在大大小小十幾個邦國,諸如附國、東女國等等,都曾有入貢隋朝的記錄。

了解到這些後,李潼也不由得感慨,本朝立國雖然已近百年,但較之隋朝最強盛的時期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並不是說前代帝王能力不行,關鍵就在於大唐立國以來,便幾乎沒有什麽長期休養的時間。

武德年間仍是隋末亂世,天下群雄爭霸不休,隋朝積儲幾乎在這亂世戰爭中消耗一空。貞觀初年,東突厥頡利可汗兇悍寇入關中,迫使太宗皇帝簽訂城下之盟。

而短短幾年之後,大唐國力稍有恢復,便掀起了攻滅東突厥的大戰,之後又是薛延陀、西域諸國、高句麗等等,幾乎無年不戰。

秦皇有六世余烈,漢武有文景之治,就連隋煬帝都有一個開皇積儲,而唐太宗李世民除了一個隋末殘破世道之外,只背負著玄武門事變這一原罪,最終開創出大唐煌煌偉業!

後世常用一些比較淺顯的籍戶、貢賦等指標,以偏概全的去論證貞觀之治是個假盛世,配不上史籍中享譽崇高的評價,這也真是王八蛋的王八說法。

貞觀時期,民生的確是不如一些全力休養生息的時期,但這也並不是貶低貞觀之治的理由,唐太宗文治武功的確是帝王中的翹楚,明君中的明君。遠不是隋煬帝這種宏於大計、短於實際的亡國之君能碰瓷的。

了解了蕃國東域的情況後,李潼也明白了為何這蕃國公主如此大氣,僅僅短見幾面便將其封領盡數捐獻,即便是獻來,行台也很難加以實際的統治。

反而如果行台要憑此境給吐蕃本土施加掣肘、攪亂的話,還需要在政令以及個人的名位待遇上,給這位蕃國公主加大扶植的力度。

當然這對李潼而言,也不是什麽難以接受的問題,他既然決定要接納這位蕃國公主,就已經有打算要對之優加禮待、千金市馬骨,使之成為諸蕃國軍首領的一個榜樣。

於是,過了沒幾天,李潼便著人入坊,將這位蕃國公主請入皇城行台中來,要與之正式討論其封邑經營的問題。

終於得以正式前往行台陳述計議,葉阿黎心中也高興不已,很快便在使者的引領下進入了皇城中。

皇城位於門下省的政事堂中,除了雍王以外,堂中還有其他幾人在座,一同等待這位公主的到來。

其中一個就是前宰相陸元方,接下來李潼打算將陸元方派往益州擔任大都督府長史。至於漢王李光順,既有家事的問題,再加上本身也不願再遠事蜀中,之後便長留京中,幫助西京國子監祭酒楊再思準備行台才選事宜。

葉阿黎今次出門,因為要談公事,所以是一身偏中性的翻領蕃服打扮,自有一番英姿颯爽的氣質。盡管是以女身登堂,但與廳堂整體氛圍並不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