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6章 升仙太子,羽衣控鶴

三月暮春,天地變色,萬物服新。

月前李潼歸邸短休兩天,處理了一些積存的人情事務,之後便又被召回衙中,與兩衙其余衛府一同籌備上巳節諸事。

早數日前,朝堂中便已經宣布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員並眷屬入參上巳節盛會,祓禊除穢、濯舊迎新。

這一項活動,自天授二年以來漸成定制。無非團建規模擴大到百官家屬,讓深閨中的婦女都感受到新朝新氣象,監督勸告各家夫郎,珍惜眼前美好生活,別瞎折騰。

李潼一家舊在關中乾陵蹲了三年,自然是沒資格參與盛會,今年倒是不會再錯過。

上巳節盛會,地點安排在了大內西側的神都苑。在京五品以上者雖然多達幾百家,但神都苑面積縱橫幾十裏,歷經兩朝營建,安置起來是綽綽有余。

在歸衙領受值宿任務時,李潼更真切感受到他們左千牛衛真是個樣子貨。

今次盛會,承擔主要值宿任務的是左右羽林軍,其他諸衛責任也都或輕或重,左右衛負責苑中諸宮院,金吾衛負責導引,監門衛分守宮門。而當千牛衛的任務發放入衙時,告令上赫然寫著踏歌!

是的,這一次千牛衛跟雲韶府眾伶樂們劃在了一波,並不參與宿衛,而是負責表演,而且表演的曲目也同時發入衙中。其中有跟金吾衛一起排演的健舞《放鷹樂》,還有諸備身一起表演的園池踏歌《滿庭春》。

放鷹樂還倒罷了,屬於鹵簿樂的一種,多用於秋冬狩獵與將士出征,儀式感強。

但是《滿庭春》這一部踏歌,則就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羞澀,踏歌者簪花著錦,加大綠披風,並著綠風帽,一身舞袍打扮下來,紅翠鮮明,很是惹眼。

對於這樣的活動,李潼是下意識排斥,當堂推給中郎將李令問,讓他率領諸千牛備身們每日在衙堂前操練,紅得嬌艷,綠得顯眼。

不過當第三部曲樂發入衙堂時,李潼頓時覺得他還不如跟諸備身們一起頂著小綠帽踏歌。這一部曲樂名為《登仙樂》,但如果要描述得更準確的話,還可以名之為《升仙太子樂》。

之所以這麽說,因為這一部曲樂講的就是周朝王子晉控鶴登仙的故事。原本歷史上,武則天將王子晉冊封為升仙太子,後世著名的《升仙太子碑》,正是由此衍生而來。

升仙太子是武周時期,特別是武周中後期所打造出來的一個重要的政治形象。在此之前,雖然王子晉升仙故事也有流傳,但是到了武周時期才獲得官方大規模的宣傳,並被賦予極為深刻的政治意義。

當然,統治者之所以選中其人進行打造渲染,也是因為王子晉身世本身就具有復雜性。真實的歷史上,他是周靈王的太子,因忤逆其父而被廢。民間傳說中,他英年早逝,周王悲痛欲絕。仙道神話裏,他控鶴升仙,高居嵩山。

武則天的武周,法統上本來就在向先秦周世靠攏,各種復古禮則。從這一點而言,升仙太子可以算作她們先周世系。但在實際中,無論是英年早逝的孝敬皇帝李弘、還是被幽逐的廢太子李賢,與王子晉身世又頗有相似處。

而在更高一級的道教意識形態中,王子晉這一形象又代表著超脫、極樂。將這一形象塑造豐滿起來,使得武則天在崇佛的同時,又能兼收道教徒的信仰,同時滿足她自身對於仙道長生的需求。

可以說,升仙太子這一形象,無論是在上層的意識形態,還是現實的政治處境中,都能達成一種妥協的平衡。武周後期的面首機構控鶴監,也是由此衍生而來。而武三思等人,為了避免這一形象過多向李唐皇室靠攏,更附會張昌宗為王子晉化身。

及至神龍革命之後,為了消化武周殘余,都沒有放棄升仙太子這個政治符號,而是繼續加以引用。特別在李旦重新上位後,升仙太子的群體中又加了一個新成員,那就是發動政變、殺掉武三思父子卻在玄武門團滅的節湣太子李重俊。

這一部《登仙樂》,李潼是知道的,入手之後稍作翻看,便察覺到樂譜本身便是大段摘抄了他此前所獻制的長壽樂。因為他今年新嗣孝敬,齋戒之後又諸多忙碌,原本的長壽樂沒能上演,沒想到改頭換面成了一部《登仙樂》。

新樂較之舊樂,最大的改變就是添加了一個羽衣控鶴的舞者形象,而且指明要由李潼出演,而且連相關的演出道具都送來。

看到箱籠中那翎羽編制、五彩斑斕的羽衣,還有雕工精美、展翅欲飛的木鶴,李潼心裏是滿滿的“嗶嗶嗶”!

身穿彩衣、當庭歌舞,這一點李潼倒不抵觸。古孝還有老萊斑衣、戲彩娛親,登台表演一場,也算替他兩個爸爸盡孝了。

可問題是這意義不對啊,他倆爸爸已經是倆升仙太子,搞不好他就是第三個!話說回來,他們李唐一系這升仙太子也真是屢出不絕。但無論再怎麽多,李潼也不想加入其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