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2章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第2/2頁)

李潼從不怕人有求於他,閑談幾句後便笑語道:“我服禮經年,府員多散,門下正少用,權郎君如果沒有另謀良處的打算,不妨暫在府下待時而動。”

權楚璋聽到這話,神情略作一滯,而後又連忙笑語道:“大王譽滿兩京,一聲號令,應從雲集,難道府下也有乏力可用的困頓?前者員佐雖荒,但既然大王已經重新入事,何不再召回?畢竟用新不如使舊啊!”

李潼聞言後同樣愣了一愣,這小混蛋是看不起自己佐員的職位啊!

“前用諸人姚元崇、韋安石並萬年縣尉徐元固之類,已經各得良選,身領國任,不好再以府事擾之。”

李潼已經挺久沒有當面招攬、受人冷落的體驗,隨口點出幾個人名撐撐場面,當然這其中只有韋安石真正擔任過他的府員,其他幾個只是曾經舉薦過。

這當中尤以姚元崇時位最高,已經擔任兵部夏官郎中,南省郎官已經是官場中的中堅力量,騰飛只在頃刻之間。

“韋安石竟然也曾於大王門下聽用?”

權楚璋聞言後,驚得眼眸張大,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片刻後自覺漏形,忙不叠收斂表情,連連點頭道:“多謝大王肯予拙才寸席容身,卑職一定勤懇於事,不負大王恩用!”

李潼心裏本來已經把這個權楚璋打了一個叉,但見他現在神情又如此激動、急切,再加上自己在西京的活動也的確有仰仗權家的地方,有一個權氏子弟在門下行走也能得許多方便。於是便點了點頭,當然日後有什麽機會,肯定不會首先關注這個權楚璋。

其實從這個權楚璋的身上,大體也能看出關隴勛貴這一團體沒落的原因,總結起來無非眼高手低、矜傲排外兼不合時宜。

像是李潼列舉幾人,無論眼下的時位還是未來的成就,無疑是姚元崇最高。李潼能夠通過舉薦跟這個名相種子搭上線,偶爾想來都會在心裏竊喜。

但這個權楚璋真正注意到的,卻是韋安石這個京兆韋氏子弟曾在王府供事。當然韋安石也是武周後期與中宗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但以才器論是絕對比不上姚元崇這個輔佐開元盛世的救時宰相。

姚元崇與徐堅都是南人出身,難入權楚璋這個關隴勛貴子弟的法眼。而關隴勛貴們的排外,也絕不是個別現象。

像是長安城南的通化坊,在貞觀、永徽年間,居住有殷開山、歐陽詢、顏師古等江左舊族,所以被蔑稱作吳兒坊。這些人無不名重一時且聞名於後,但在關隴勛貴們看來,你們跟我們不是一路人。

的確,關隴勛貴是有幾佐王業的輝煌,子弟們也享此恩惠。

但體現在這個權楚璋身上,那就是眼高手低,既想求拜少王的門路,又不想被王府卑職限制住前程,或許心裏還有些以此為恥,只在聽到韋安石這個關隴後起之秀也曾就任,這才答應下來。

當然也不能說這些人就忘記了父輩的輝煌,只怕每一個人心裏都湧動著一股要再造從龍之功的沖動,尋常小事、小功自然也就不放在眼裏。

一個國家如果長久的讓這樣的人把持政治資源,如果能長久那就怪了。說武則天政啟開元,在用人方面,開元初期名相中的姚元崇、宋璟、張說等等,幾乎都是武則天提拔起來,而且都非出身關隴。

可是當武周一朝的人才積累消耗完畢之後,開元後期包括天寶年間,對人才的提拔選用就出現了很明顯的疲態。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把持權位,更讓高端的人才沒有了前進的空間。

安史之亂後,中樞權威喪失殆盡,一直到天街踏盡公卿骨的黃巢作亂,關隴勛貴們也終究沒能再創輝煌。

對於這一群體,李潼心裏是暗持一種否定的態度,當然眼下還有倚重之處,未來也會有所選擇的接納,但是關隴門閥本身已經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強大盛世,這也是一個事實。

商討完招募這個權楚璋擔任府員之後,又有門仆來告,言是有一個閭裏平民馮延嗣入府求見,且所備禮貨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