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3章 算你跑得快(第2/2頁)

李潼見狀便疾行數步,同樣拱手笑語道:“學士久待者,未必是小王。《春江》篇久不能成,小王晝夜俯仰、搜揀雅字,戚戚不能成句,怕要辜負殷望啊!”

李嶠聞言後又作嘆息頓足狀,然後才拉起少王說道:“幸在大王巧入閑署,晝夜催促,還恐華篇不成?”

說話間,他便領著少王往中廳直堂行去,並在途中順便向少王介紹一眾麟台官屬。

李潼跟在李嶠的身後,一邊頷首回應著官員們的見禮,心裏卻想起一樁歷史故事。那就是東晉時期晉元帝司馬睿南遷,因是宗室偏支、名望太弱,不為江東士族看重,因是名滿天下的瑯琊王氏王敦、王導兄弟們趁著一次節日親自給司馬睿牽馬駕車,才讓司馬睿在江東立穩腳跟。

之所以想到這一樁故事,是因為恰與李潼眼前處境有些類似。他雖然是根正苗紅的李唐宗室,但政治上反而更加敏感,驟然被他奶奶安排在麟台少監這樣清貴的位置上,難免惹人非議。

麟台這些官員們或許不會像閭裏那些選舉閑人們公開譏諷,但也是難免冷落。

這也是官場上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此前他前來麟台辦理入職手續,就連一號長官沈君諒都對他客氣有加,反倒是那些校書、正字之類的卑職們幾乎一個都沒有見到,這擺明了是不給少王面子。

可是現在有了李嶠親自長立相迎,並與少王一副交情深厚的樣子,頓時便在官廨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李潼已經可以看到不少本來還側身廡舍中的年輕官員們匆匆行出,由此可見李嶠在麟台還是很有威望和號召力的,甚至比曾經擔任過宰相的麟台監沈君諒還要更強一些。

這也沒有什麽可奇怪的,文人墨客本就糾結且矯情,既有孤高的一面,也不乏勢利。沈君諒雖然擔任麟台監,但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文學上,名氣都遠不如李嶠。更重要的是,其人在仕途方面也沒有了什麽可望的前景。

唐人評價一個人的政治前途,官品從來不是唯一標準。李嶠出身趙郡李氏,遠不是隋唐之後名望大跌的江東士族可比,四十多歲的年紀正是年富力強,一個政治人物最是充滿機遇的時候。

而且李嶠資歷豐富,久任畿尉,又曾任監察禦史監軍出征,歸朝後於禁中待詔多年。原本雖然只是六品的麟台郎,但攫升只在朝夕之間,像是此前不久便升一級擔任五品著作郎,出掌麟台下屬的著作局,任誰都能看出前途無量。

本身處境不同,即便是做出不同的行為,落在旁人眼中怕也是不同的感受評價。沈君諒所以禮重少王,在這些小年輕們看來,怕是趨炎附勢、敬畏權貴。李嶠禮遇,或是說明少王真有值得敬重的地方。

官場上之輕老敬壯,在這一刻便顯露無遺。人世間許多道理,大體也古今相通。

李潼前世不長不短也混過幾年官場,對這些年輕的校書、正字們的心理把握還算深刻,明白這些人之所以冷落自己,也未必就是一味的耿介狂狷,更深處還是有一種自大與不忿。

這也沒什麽可計較的,你們不了解我,才會誤以為我是只憑顏值和出身混日子,了解的多了才會明白我的才華同樣令人驚艷,一點心結也就解開了。如果還解不開,那就自己憋著。

話雖如此,李潼對這些官場愣頭青們倒也並不過於倨傲,說不定其中就蘊藏著什麽幹吏、文豪之類的種子選手,比如陳子昂之類的大手子。滿腹華篇,李潼可是很期待能夠跟陳子昂碰撞一點火花出來。

不過當李嶠向他介紹一眾麟台官員之後,李潼卻沒有聽到陳子昂的名字,一問才知,原來陳子昂早在月前便升官離開麟台了。

算你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