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奪門之變(四)(第2/3頁)

……

隆武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大明隆武皇帝的禦駕返回京師。

太子朱和埕、首輔史可法率領百官在安定門前迎接。

所有人都發現,皇帝陛下的臉色不是太好看。

而回宮之後,隆武帝首先召見首輔史可法和刑部尚書張卓、大理寺卿,對於陳曉案提出質疑。

首輔史可法默默,張卓只說失職,甘願領罪。無論隆武怎麽問,他都只是叩頭,而不肯說實情。

朱慈烺見了更怒。

因為他早已經知道了實情。

最初,開封法院對張曉判了重罪,但到了河南按察使衙門,這個案子就被壓住了,原因就是因為太過矚目,為陳曉說情的人太多。為了救子,陳曉的父親更是親到京師,散盡家財,為陳曉活動。

上個月,陳曉的案子已經積壓了一年,必須得審了。

重審前期,詹事府少詹事陳敬廷秘密拜訪刑部大理寺的官員,開了一個協調會,提出輕放張曉,以平息各地的抗議。

張卓最開始不願意,但最終還是妥協了。

現在,他面對皇帝的怒火,他寧願自我領罪,自我犧牲,也不願意吐露太子的一個不字。

史可法雖然沒有參與,但卻是知情,對於輕放陳曉之事,也好像是認可的。

因此,河南按察使衙門輕判,刑部大理寺火速核準,陳曉不用流放,不用坐牢,直接釋放回家。

……

這樣的判決,令朱慈烺失望又憤怒,他清楚的知道,在這個案子裏,太子雖然沒有直接授意陳敬廷,但卻是默許了,因為陳敬廷為了陳曉向他求情時,他沒有駁斥,只是同情的嘆息。

這給了陳敬廷假象,也給了他膽氣。

失望啊,太子還是沒有認識到《數學》《物理》等新式學科的重要,不認同科科平等,實行百分制的新科舉,從心眼裏,他同情陳曉,甚至是認可陳曉的行為,因此,才會默許陳敬廷出面,協調此案;憤怒的是,太子敢做他一直都謹慎小心的事情,伸手幹預司法!

……

三日後,少詹事陳敬廷以幹預司法下獄,刑部尚書張卓被革職致仕,也就是說,他沒有了退休俸。大理寺卿亦被罷職。河南司法官員受到嚴厲懲處。

陳曉被重審,剛剛回家的他,又被捉了回去。

……

太子朱和埕跪在乾清殿,哭泣請罪。

隆武帝朱慈烺望著他,眼神有些疲憊,或者是深深嘆息,他不明白,他悉心培養,從小就灌輸先進思想,先進知識,後世平等律法思想,對數學物理都有所學的太子,為什麽還是和這個時代的很多普通讀書人一樣,頑固的抱著“聖人之學”不放,將四書五經至於數學物理等實用科學之上,神聖不可動搖呢?又或者,遠沒有認識到法律的紅線。

只因為他曾經的老師是袁繼鹹嗎?

又或者是歷史的慣性?

如果太子是普通人也就罷了。

但他是太子,未來是皇帝。

他如果不能接受新式科學,不能明白新式科學對國家興盛的重要,不能明白,新式科學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的重要,不能遵守律法的紅線,那麽,他繼位之後,就很有可能會走回頭路。

而西方科學已經崛起,一旦大明走了回頭路,未來滿清面對西方的悲慘,極有可能會在大明身上發生。

這是朱慈烺不能容忍的。

……

“咚,咚~~”

隨著新年的鐘聲,隆武二十八年來到。

大明國力昌盛,國泰民安,京師的繁華,已經不亞於漢唐的長安了。

但隆武帝的心中卻一點喜悅都沒有。

整個春節,他都在沉思。

已經是隆武二十八年,他也已經是四十七歲的人了,雖然他身體康健,但誰也不能知道,在這個人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的大明朝,他還能有多長的時間?

太子令他憂慮,而圍在太子身邊的保守派官員,也並沒有因為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壓,而有所減少,也就是說,打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一旦太子繼位,這些人必然反撲。

算來算去,唯有釜底抽薪……

每每想到此,朱慈烺的心就縮成一團。

那是他的至親骨肉,也是他精心培養、未來要委以重任的接班人,他如何能下這個決斷?

又或者,其他皇子,就真的會比太子強嗎?

“召堵閣老。”

這個時候,朱慈烺也只能和堵胤錫談心。

……

“此臣所不能言啊……”堵胤錫伏地。

朱慈烺輕聲嘆,他知道,這個事情確實不是臣子能說的,臣子能說的,只能是保太子。

……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京師有了流言,說皇帝陛下對太子不滿。

大約是感受到了壓力,又或者是隆武帝的幾番教導有了效果,太子朱和埕開始疏離保守派官員,親近改革派官員,同時的,在五年義務教育的推行中,他也是盡心竭力,協助首輔史可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