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李學案

……

除了海參崴的議題,近日,刑部還有一樁大案,在朝堂引起了議論。

雖然“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在全國推廣,今年已經是第二年,但猶有士紳在反對,今年山東地區又發生了一起聚眾抗稅,沖擊官署的大案,經過山東巡撫楊廷麟的調查,山東按察使的審理,幕後主使浮出水面,乃是山東在地有名的大儒李學。

李學今年已經八十歲,面對山東按察使的審問,他毫不避讓,坦然承認,並在庭審之時,怒斥“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乃是惡政,斯文掃地,逼的讀書人不得不奮起反對。

山東乃孔府所在,孔孟之鄉,文風厚重,讀書人眾多,這些年戰亂較少,士紳受到的攻擊很小,因此,“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帶來的沖擊,在北方各省中,山東是最大的,而李學早年中舉,但因為看不慣官場腐敗,憤然辭職,回鄉教書授業,漸漸成為山東有名的大儒,門人學生眾多,他的被捕,在山東掀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書生上街請願,請求釋放李學。

因為事情重大,山東按察使不敢決,只能火速上報朝廷。

……

和金聖嘆一樣,自從李學被抓之後,為他求情的奏疏,就雪片一般的飛到了京師。

內閣,六部堂官,也多有為李學求情者。

所有人都想著重復金聖嘆的例子,但是人夠多,陛下最後會網開一面,饒了李學。

他們求情的理由都很簡單,那就是李學都已經八十了,老糊塗了,朝廷何必和他見識,饒他一命,更顯朝廷仁德。

但他們忘記了,饒過金聖嘆,是司法改革,《刑律》修訂之前,而且金聖嘆並不是事件的主謀。

對於眾多的求情奏疏,朱慈烺沒有理會,只告訴山東按察使,依律法處置,不得輕放。又令楊廷麟加強戒備,防止騷亂。

十五天前,關於李學的初審結果出來了。

因為在這之前,隆武帝就有詔令,刑部也有條例,對於帶頭鬧事,反對新政,造成重大損失和影響著,一律死罪。

因此,山東按察使判了一個“死”。

而李學也頗為硬氣,居然放棄上訴的權力,說要承受隆武朝砍向讀書人的第一刀,要用自己的血,警醒天下人!

這一下,內外都是嘩然。

這十五天裏,不斷有人為李學求情——因為山東按察使已經作出判決,而李學又放棄上訴,依照新制定的“刑律”,只有大明皇帝能救他,那就是特赦,如果大明皇帝不赦,待十五天期滿,李學的死刑就定驗,隆武帝再禦筆一勾,李學就是必死無疑了。

面對求情的奏疏,朱慈烺一律駁回,所回的也都是三個字:大明律。

不多說,但意思和心志卻是清楚表現。

隨著時間的臨近,所有人都感覺到,李學已經是不可救了。

……

“陛下,太子殿下求見。”田守信輕聲報。

“哦。”

朱慈烺微微驚奇,今日不是“星期天”,太子怎麽會來求見?

但還是微笑:“快讓他進來。”

太子朱和埕走了進來。

翼善冠,青衣,玉面朱唇,感覺十三年的光景,不過一晃而過,太子,已經十三歲了。

十二歲之前,太子在宮中接受教育,由袁繼鹹方以智等名師教導,又學習弓馬刀劍,在健身之外,朱慈烺也想要將太子培養成文武全才,時不時的,朱慈烺更是親自教導,以前世裏老師的身份,向太子教授一些這個時代所學不到的知識。

太子聰慧無比,一點就通,去年京師第一公立中學堂考試,太子取的了頭名。日常表現,太子也是聰明有禮,對於朱慈烺傳授的治國理念和做人準則,接受的也很好。

朱慈烺十分欣慰和喜歡。

六個兒子中,他對太子的期望最深,付出的也最重。

“兒臣叩見父皇。”太子朱和埕行禮。

“快起來。”朱慈烺滿是笑。

田守信搬來椅子,太子坐了。

太子報告他在學校所學,及這幾天在宮外的一些見聞。

朱慈烺靜靜聽著。

一會,太子好像沒什麽說的了,就低下了頭。

而朱慈烺早已經看出了虛實,於是笑道:“好了,你有什麽話就直說吧,朕聽著呢。”

太子猶豫了一下,忽然跪倒在地:“父皇,兒臣是為了李學……”

“你要為他求情?”朱慈烺明白了,臉色微微一變。

太子叩頭:“是,李學雖然罪該萬死,但念在他是一代大儒,又已經八十了,就法外施恩,赦了他的死罪吧。”

……

殿中一下就靜了。

田守信微微驚異的看了一眼太子,然後迅速低下頭。

朱慈烺看著太子,臉色無比凝重,然後緩緩問:“這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他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