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秋風疾掃(第3/3頁)

雖然還是叫三邊,但現在的三邊和過去不同了,過去的三邊是指延綏、固原、甘肅,現在則是甘肅,寧夏,青海。

比之過去,現在的疆域更大,要顧及的地方更多,雖然大明國力漸漸昌盛,軍威聞於天下,不論河套之外還是青海境內的蒙古人都十分老實,不敢騷擾大明邊疆,只求通商,但整頓軍務,移民實邊,防範於未然,依然是一個重擔。

臨行前,朱慈烺召見史可法,長談了一個上午。

……

十一月。

京師降下今冬的第一場大雪。

瑞雪兆豐年。

也就在這一個月,四皇子朱和圻三歲誕日、六皇子朱和坤滿月之禮,連續在宮中舉行,宮中喜氣洋洋。

禮部上疏,說淑妃所生二皇子朱和增已經十二歲,娜仁貴妃所生三皇子朱和圳也已經十一歲,都已經到了冊封的年紀,陛下您該冊封他們了。

甚至禮部連封號都給兩個皇子準備好了,二皇子遼王,三皇子蒙王,遼王封在遼東,蒙王封在大寧,也就是原先寧王的封地。

但隆武帝卻不應。

禮部之後,群臣繼續上疏。

——大明自開國以來,一直遵循太祖皇帝的祖制,皇子成年即封親王,然後就需要離開京師,去往封地就藩,終身不得返回,這是吸取歷朝歷代,皇子作亂,兄弟鬩墻的教訓,成年之後就外放,將其排除在京師的權力核心之外,斷絕其野心,同時的,皇子外放,也有坐鎮地方、加強邊關的用意,這也是最初,不論燕王寧王,都執掌大批兵馬,當靖文帝削藩的時候,他們可以揭竿而起,成就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可以成就大統的原因。

而朱棣成為皇帝之後,意識到親王帶兵將是自己皇位的最大威脅,因為他開了帶兵奪位的惡例,其他親王也可以有樣學樣,為此,朱棣繼位之後,大力削減各軍親王的兵權,限制親王衛隊的人數。

不過因為祖制的原因,各地親王仍然保留有王府衛隊。

等到武宗皇帝,江西寧王造反之後,王府衛隊全部被取消,親王在封地的一舉一動,都被在地官員監督和約束。

從那以後,大明各地親王都被形成了廣義上的“軟禁”,連出城一次都得向地方官員匯報,沒有一絲的自由。

當然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地方上的作威作福,礙於王權,地方官員能懲治的只有他們的家奴,更多的時候,地方官府對各地王府的不法,都是睜只眼閉只眼,只要王爺不謀反,不蓄兵,不結交官員,只是欺壓一下下層的百姓,官員們都會選擇容忍,因為即便是報上去,朝廷也不會有什麽實際的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