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濟爾哈朗之死

……

所以朱慈烺立刻親筆寫下,提醒孫傳庭注意。同時也明確的表示,待到勝利,征東軍不能全部撤回,要留下相當的主力,如吳三桂馬科劉肇基等遼東將官,往更東更北的地方進發,一來徹底肅清殘余建虜,第二,為關內無地的百姓,擴展更多的空間,以為後續遼東的大開發,大建設打下基礎。因此行軍之中,一定要注意架設橋梁,鋪設道路,能永久就不要臨時。

說到道路,現在大明朝堂正在為此發愁。

隨著遼陽沈陽,鐵嶺撫順等地的連續收復,如何建設,繼而牢牢掌控成為朱慈烺和大明朝臣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其實從大明開國以來,曾經數次鼓勵百姓向遼東移民,到萬歷年間,遼東漢人已經到了兩百萬。

但經過這幾十年的大亂,大批漢人往回關內,留在遼東的漢人不是被殺,就是成了建虜的家奴,到今日,仍在遼東,向大明歸順的漢民已經只有十萬人左右,所以,向遼東移民,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

內閣已經擬出計劃,凡是願意出關,到遼東開拓的百姓,無論你是哪個行省的人,只要你到了遼東,一人可可以圈地三十畝,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家三口,就可以圈地一百畝,同時三免五減,一年種子。

白話講,朝廷三年免賦,五年減半,並提供第一年耕種的種子,玉米,土豆等。

這個決定在朝堂上掀起不小的轟動,不在於圈地三十畝,也不在於提供第一年的種子,而是因為三免五減。

三免五減,等於朝廷八年之內在遼東都收不到賦稅。

而遼東的建設卻是一個巨大的窟窿。

不說其他,只是錦州通往沈陽的兩丈六尺的大官道,用石子和石灰攪拌,核算下來,成本就是驚人,

因為代價高,朝廷沒有銀子,今年肯定是無法展開了,但隆武帝態度堅決,說,今年可以不修,但明年一定要修,未來不但是遼陽沈陽,撫順鐵嶺,就是更東北的方向,大明的官道也都必須伸展過去。

因為只有路通了,物資源源不斷,百姓才會願意向遼東遷徙,同時的,也才能在遼東站穩腳跟,並繁衍後代。

路是一個大投入,此外,各地修建城池,沈陽遼陽的恢復,遷徙百姓,種子的提供,哪一項都是浩大,內閣和戶部都是叫苦不叠,他們不明白,陛下為什麽要在遼東投入這麽多?如果說往遼陽沈陽移民,他們還能理解,因為那是恢復遼東都司嘛,但繼續往更東北的方向,將道路深入那些沒有人煙的不毛之地,就是他們不能理解的了。

最關鍵的是,建虜滅亡已經是倒計時,遼東再沒有敵人了,沈陽遼陽慢慢恢復就可以了,陛下何必這麽著急?

朱慈烺知道群臣的想法,也知道,如果自己如果將心中的真實想法說出來,群臣會更驚駭。

在他腦海裏,已經有了關於遼東的宏大計劃,可不是群臣以為的,只是修建一條寬廣的官道那麽簡單。

“陛下,可以起駕了。”

田守信來報。

朱慈烺點頭起身,親往天津,參加“水師大學堂”的開學典禮。

……

赫圖那拉。

絕望,哭泣,灰暗失敗的氣息。

小順治坐在正中,其母布木布泰垂簾其後,多爾袞跪在中間,群臣分在兩邊,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驚惶和不安,眼角有淚珠。

一切都如當日的沈陽。

只是多了一個濟爾哈朗。

“不,朕絕不離開赫圖那拉,就是死,朕也要死在赫圖那拉!”

小順治大哭。

棄了沈陽,現在連赫圖那拉也要丟棄了,如果棄了赫圖那拉,他們又能去哪?

所以,小順治孩子氣的哭了起來,雖然他心裏清楚知道,明軍大舉來攻,赫圖那拉已經是守不住了,留在赫圖那拉,必死無疑,但在他的情感裏,還是不願意離開赫圖那拉。

多爾袞也是垂淚。

但凡有一絲的可能,他也是不願意離開赫圖那拉的,但面對明軍巨大的兵力優勢和孫傳庭的穩紮穩打,他毫無機會,除了逃,再也沒有第二條路。

“離開赫圖那拉,我們要去哪?”布木布泰哭著問。

“往東,往莫溫河走。那裏仍然有我女真的部眾,我們聚攏兵馬,依然可以東山再起!”多爾袞回答。

布木布泰哭著看濟爾哈朗,見濟爾哈朗也是點頭,她試淚道:“那就請皇上下旨吧。”

“朕不走,朕不走!朕誓與赫圖那拉共存亡!”

順治大哭。

……

雖然大哭,雖然不願意下旨,但最終,順治還是被護衛著離開了赫圖那拉,帶著百十箱試圖再起的珠寶和黃金,往更東北的方向,往莫溫河而去。

這一夜,赫圖那拉哭聲不斷,子別父,弟別兄,雖然多爾袞嚴令禁止,但很多地方還是哭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