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第二次松錦之戰(九)(第2/3頁)

“保守估計,喀爾喀最少有騎兵十萬。”

“各部需提高警惕,做好準備。”

“現在本督令。”

“不論敵人來多少,沒有本督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出戰。”

“待敵疲憊,或者糧草不濟,我軍再行出擊。”

接硬寨,打呆仗,以不變應萬變。或者一個字總結,孫傳庭的策略還是守,不論敵人來多少,我自安然不動,以緊緊圍困錦州,以為敵人之所必救為第一。待敵疲憊,然後再反擊。

面對孫傳庭的軍令,黃得功等急於立功的猛將,心中都是有意見的,他們覺得,以大明現在的實力,足可以和建虜正面決戰,並且擊潰對手了,即便加上一個喀爾喀蒙古,大明也未必沒有一戰取勝的機會,何必縮在壕溝,浪費糧草呢?

但孫傳庭的軍令,沒有人敢違抗。

……

廣寧。

廣寧本為大明遼東重鎮,天啟年間,廣寧之戰卻被建虜輕松奪取,到現在,已經將近三十年了,物是人非,只有關城依舊,訴述他三十年的滄桑和過往。原本,在大明治下,廣寧是為遼東重鎮,但建虜盡收遼東,尤其是攻取錦州之後,廣寧重要性大大降低,這些年來,建虜從來都沒有整修過廣寧城墻,因此廣寧還是過往的衛戍小城,多爾袞帶來的十五萬大軍根本駐紮不下,只能在城外紮營。

到達廣寧之後,建虜上下原本都以為,簡單修整之後,大軍就會前往錦州。

畢竟軍情如火,一日也耽擱不得。

但不想,在廣寧一停就是七天。

別人能等,也不敢詢問輔政王的用兵意圖,豪格卻等不了,他闖進多爾袞的帳中,質問為什麽不立刻進軍錦州?磨磨蹭蹭的在等什麽?難道是要等錦州陷落嗎?

又說,明軍和朝鮮聯軍正在攻打鳳凰城,鄭親王勉強支撐,鳳凰城隨時都可能陷落。十四叔你身為輔政王,率領主力在外,不盡速和明軍決戰,磨磨蹭蹭的到底在等什麽?難道是有什麽圖謀嗎?

豪格脾氣燥,說話難聽,絲毫不給輔政王面子,隱隱指責多爾袞是權臣,有不臣之心,多爾袞身邊的近衛都變了臉色,但多爾袞卻是心平氣和,他平靜的向豪格解釋,只所以駐兵廣寧,乃是為了等待喀爾喀蒙古的確切消息,喀爾喀蒙古如果來,我們有來的打法,如果不來,我們也有不來的打法,在沒有喀爾喀的確認消息之前,還不宜向錦州進軍。

至於錦州,本王同樣也是心憂如焚,但打仗急不得,尤其這一次我大清精銳盡出,更是不能馬虎,又說明軍雖然重重包圍了錦州,但錦州城池堅固,更有火炮無數,明軍不敢輕易攻打,錦州存糧三個月,如果節約使用,支撐五個月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更多,因此救援錦州的時間依然還充足,不需要著急。

最後,多爾袞又說了鳳凰城的戰事,他聲音肯定地說道,他相信以鄭親王之能,一定能守住鳳凰城。

我對鄭親王有信心,希望肅親王你也能對鄭親王,對大清有信心。

“好啊,這是你說的,如果鳳凰城有失,我看你怎麽辦?”

豪格被多爾袞說的理屈詞窮,最後只能怒沖沖的離去。

“豎子!”

等豪格走後,多爾袞一直隱忍的怒氣終於是爆發,他將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了地上。

不過摔完之後,他就又恢復了平靜,和幕僚繼續研討救援錦州之策,仿佛剛才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過。

……

就這樣,多爾袞在廣寧又等了二十天,一直等到喀爾喀漠北蒙古三部的前鋒出現在廣寧百裏之外出現,他才是輕松的大笑了起來,雖然比起多爾袞七十天的期望,喀爾喀漠北三部,足足晚來了一個月,但終究是來了。

隨即,多爾袞命令多鐸代替他,親自前去迎接喀爾喀漠北蒙古。

又三天後,喀爾喀漠北蒙古的十萬大軍抵達廣寧,加上隨軍的仆從,一共將近二十萬人,那真是馬蹄滾滾,浩浩蕩蕩,聲勢震撼,隨行還有大量的牲畜牛羊,將廣寧城外的原野都填滿了。

多爾袞親自出城二十裏迎接。

喀爾喀蒙古三大汗王,土謝圖汗、劄薩克圖汗、車臣汗,這一次都親率精銳,來到了廣寧,但稍微不同的是,土謝圖汗、劄薩克圖汗兩位大汗實力雄厚,兵馬眾多,每人麾下都有四萬騎,車臣汗兵馬略少一些,只三萬不到,不過論起雄心壯志,車臣汗卻一點都亞於兩位大汗,對於象征蒙古天命的蒙古玉璽,他內心裏也抱持極度的期望。

而和三位汗王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個大和尚,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也就是漠北草原的活佛,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是喀爾喀蒙古的精神領袖,簡稱哲布尊丹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