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雨疏風驟

……

丹書鐵券有免死的功能,朱元璋可以不承認自己所寫的,崇禎也可以,但後面的皇帝卻不行,自己可以反對自己,但兒子卻不能反對父親。

如果趙之龍真拿出了丹書鐵券,即便再恨,隆武帝也無法處死他。

趙之龍被關在詔獄,他大喊大叫之後,詔獄錦衣衛立刻將情況上報。

——明制,所有的丹書鐵券都是一式兩件,一件授予獲賜者,另一件藏於內府。在需要查驗時,只要將它們放在一起,便可真偽立辨。因此判斷趙之龍所說真假一點都不難。

……

這個插曲出乎朱慈烺的意料。

趙之龍的求生欲,倒是強烈的很啊。

判決一出,聖旨以下,趙之龍卻忽然拿出了免死的丹書鐵券,難道一切要推翻不成?

就心底來說,朱慈烺實在是不想放過這個毫無氣節、拱手獻城、害江南輕易淪陷的大罪人。

不承認丹書鐵券?或者陰謀詭計,派人阻撓,令趙之龍的家人拿不出丹書鐵券?

倒也不必。

丹書鐵券雖然免死,但卻不能免刑。

“那就遂他心願吧,傳旨,因丹書鐵券的庇佑,趙之龍改杖六十,流放河套。”

杖六十,可以活人,也可以死人,是死是活,關鍵就要看刑仗的錦衣衛了。

……

詔獄。

“陛下,陛下~~~臣有罪,臣也願意伏法,但為什麽丹書鐵券也不能免啊,為什麽啊?”

聽到被免死,趙之龍先是大喜,繼而聽到杖六十,他臉色慘白、一下就癱軟在了地上,他明白,陛下終究是不放過他,終究是要他死啊。

為什麽?為什麽啊?

……

那一邊,劉孔昭在瘋狂掙紮,瘋了一樣的喊:“我是大明的誠意伯,我先祖劉伯溫,太祖高皇帝於我祖有誓言,你們不能殺我,不能殺我啊~~求求你們,讓我去見陛下一面,我有冤屈啊~~”

——南明史學大家顧誠先生曾經評價明末勛貴道:明國勛貴主要是開國和靖難之役的功臣後裔,他們仗著祖宗余蔭的庇佑,窮奢極侈,一旦國難當頭,除了極少部分的人有抵抗意志之外,大部分都是身家之念重於國家,個人生死重於榮辱,屈膝投降也就是勢在必然了。

簡單講,大明朝不但養了豬一樣的宗室,也養了豬一樣的勛貴,大廈將傾,天崩地裂之時,沒有一個是管用的。

這不是個人,而是明朝的宗室和勛臣制度出現了大問題。

……

定王之亂時,京師勛貴大半參與,最後都被懲處,南京之亂又幾乎將南京勛貴一掃而空,經此兩次,南北勛貴大大減少,剩下的勛貴也都警醒,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對朝廷的國策,再沒有人敢暗中抗拒和搗亂。

清查軍田和攤丁入畝之事,在南直隸順利推行,連勛貴侯爺們都倒了,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還有人誰敢不從?

隆武帝微有欣慰。

但蕭漢俊和聞香教的陰影,依然盤旋在他的心頭。他擔心蕭漢俊還會有後招……

旅順金州倒是一直都有好消息傳來,在登萊等地招募的第一批流民,已經順利渡海,到達了旅順,高鬥樞正按計劃將他們分置。而金州的防禦工事,正在穩定修建中,再有三個月、預期十月份就可以基本完工,在菱堡壕溝,多重火力的阻隔之下,建虜想要攻下金州,幾乎是不可能。

而大明付出的代價也是昂貴的,這段時間,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過海運往旅順和金州,不說糧草,也不說火藥,只說各種物資的價值和往來的耗費,就已經超過五十萬兩了。

但朱慈烺不動搖,內閣軍機處也不動搖,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守住金州旅順,就等於是在建虜腰間插了一把刀子,建虜再無法肆無忌憚的從遼西發起攻擊,遼西穩,寧遠穩,京師就穩,而從遼南的靜默就可以猜出,建虜正在積蓄力量,今冬遼南必有大戰,為了勝利,朝廷花費再多的銀子也是值得的。

這中間,復州的濟爾哈郎曾經派出遊騎,到金州騷擾,但都被擊退,見無機可乘,濟爾哈郎轉而向高鬥樞學習,也開始專心於復州的城防,尤其是在海邊修築了大量的墩堡炮台,在明軍可能登陸的地方,挖掘壕溝,設置重重阻礙,以防止明軍登陸。

不止復州,蓋州連雲島等地在濟爾哈郎的命令下,也開始沒日沒夜的加固海防——明軍占領旅順之後,其水師可以更快速更便捷的襲擊遼東各處海岸,有崇禎十六年的前車之鑒,濟爾哈郎一點都不敢大意,不過讓他頭疼的是,糧草物資嚴重不足,為此,不得不犧牲漢人包衣的利益,在縮減他們口糧的同時,卻又要令他們做更多更重的活。

——這些情況,一些是高鬥樞所獲,另一些則是高文采通過秘密渠道,輾轉傳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