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蒙古思變

“華夷本一家,朕奉天命為天子,天之所覆,地之所載,皆朕的赤子。朕一視同仁,絕不分彼此。你等新近歸來,記住朕這一句話,但是你等不負朕,不負大明,朕也絕不負你們!”

坐在高位之上,金盔金甲,令羅額爾德尼等人不敢仰望的大明隆武帝用他清朗、溫和,但卻極具威嚴的聲音,向眾人宣諭。

隨後,在隆武帝面前,羅額爾德尼,哩克圖,那日松三人歃血為盟,宣誓脫離女真建虜,效忠大明,若有違背,必受天譴。

身為穿越者,對於歃血為盟這件事的可靠性,朱慈烺是沒有多少相信的,在他眼中,歃血為盟只是表明態度的一個儀式,要想真正控制張家口塞外草原,從此阻斷建虜對張家口的騷擾,還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和內外鉗制來完成。

浩齊特左右旗歸順大明,兩位旗主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分別被封為浩齊特左國公和右國公,世襲罔替,大明賜予金冊和金印,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原有的權力和地位,繼續保留。

那日松被封為林格爾公,並且隆武帝將原什克騰旗的地盤、殘部男女老幼、牲畜牛馬,一並賜予了林格爾部,使林格爾部變成了和浩齊特左右旗相差不多的一個大部。

而從即日起,浩齊特左右,連同林格爾,都不再叫旗,而是恢復過去的單位名字,叫部。

——對於封蒙古人為國公,大明朝廷上下是有異議的,國公為大明異姓最高爵位,非有安邦定國的大功不可授予,但只是針對大明臣民,而非是外族。因此有人以為不妥,認為不如依照前例,封他們三人為“汗”。

但隆武帝力排眾議,堅定不移的用國公。

原因很簡單,在隆武帝心中,始終都抱著將蒙古納入大明版圖,改土歸流的決心,如果按照過往封為“汗”,甚至是什麽安樂王、賢義王,不過是分封制的繼續,隱隱地,也是將蒙古人看做了外族,不然大明沒有異姓王,蒙古怎麽可以有呢?這對蒙古人的歸心和未來的改土歸流是不利的,因此,他決意用“國公”。

有明一代,不,從元朝開始,中原王朝對蒙古草原的處置,一直都是一國兩制,在中原實行的是以行省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在蒙古實行的卻是分封制,封一個汗,或者是一個王,然後就什麽也不管了,任由他們自己發展和治理。

蒙古汗或者是王,在他們部族裏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如果中原王朝興盛,他們還能假裝順從,一旦中原王朝有所衰敗,不能討伐他們,他們立刻就會露出本來的猙獰面目。

這一點,清朝統治者看得非常清楚,為了控制蒙古,清朝以旗盟制度拆散蒙古人,將他們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旗,固定地盤,相互不得越境,更不能吞並,授予各個蒙古親王世襲罔替的地位,保證他和他們的子孫世代榮華,這是分封,但不同是,清朝沒有像歷朝歷代那樣,封了王就什麽也不管了。

蒙古各旗中都實行清朝律法,清朝派出官員監督,美其名是輔助各個蒙古親王處理民事,但其實卻是剝奪了蒙古王親處理民事的權力,沒有了民情權力,糧草輜重都被掌握,蒙古王爺很難掀起大浪。

到了清中期之後,各個蒙古王爺連軍事權力也被剝奪了很多,有的甚至長期居住在北京,軍事民事的權力都交了出去,最終被滿清降服的服服帖帖。

滿清處理蒙古,是歷朝歷代中最成功的,大明當然要學習利用。

當然了,三旗新附,人心不穩,雙方還沒有建立信任,因此,這些事情現在還不能做,不過一些伏筆,卻需要提前設下。

因此,在分封三人羅額爾德尼等三人為國公,世襲罔替的同時,隆武帝也宣布在張家口成立“張北事務巡查使衙門”,首任巡查使為前張家口分巡道梁以璋,專職處理張家口塞外三部事務。

梁以璋的主要職責,除了在軍事上聯絡、監督浩齊特左右部、林格爾部,令他們同心協力,以為大明張家口的屏障之外,也負責雙方的邊貿事務——既然三部歸順大明,那麽,雙方的邊貿肯定是要重開,大明的糧食布匹、醫藥鐵器,到現在起,就可以進入三部了,但為了防止多余的物資流入其他沒有歸降的蒙古部落,又或者是直接流向建虜,大明對三部的貿易,實行一定意義的定量定額。

既然要定額定量,那就需要知道三部的家底,比如多少人口,多少兵馬,多少牲畜,部中又還有多少糧儲?需要購買多少布匹鐵器?

這都是梁以璋的權責。

簡單一句話。

簡稽軍實,巡閱邊防,編審丁冊,主持邊貿,就是梁以璋的任務。

對於“張北巡查使”的設立,張家口塞外三部沒有異議,這等於是他們承認了大明官員有管理、查緝三部民事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