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兩軍對陣(第2/3頁)

渤海所的位置極其關鍵,不但距離京師極近,而且有官道直通昌平皇陵,蒙古人從這裏入寇,下山或許需要一些時間,可一旦下山,周邊就都是大道坦途,不論昌平的皇陵還是懷柔、通州京師,都是他們的兵鋒之下,京師必然慌亂,加上阿濟格膽大冒險的性子,因此,朱慈烺才會判斷,阿濟格極有可能會走沒有增兵的渤海所。

而果然,阿濟格率領蒙古大軍出現在了渤海所。

現在想來,朱慈烺微微慶幸,不是慶幸自己的聰明,而是慶幸軍機處對於京畿安全早有謀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保定兵的駐地,從原先的保定府,改到了京師豐台,原因也簡單,李自成張獻忠先後敗逃,中原匪患基本肅清,保定兵已經沒有了原先為京師西南屏障,阻擋流賊的必要。

而與之相比,因為封禁邊貿的原因,蒙古對大明的襲擾日益增多,為了穩固京師,調保定兵到京師附近,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新任保定總兵王允才是九月初得到朝廷的任命,繼而帶兵離開湖廣,往京師而來的。

十一月,也就是半個月前,王允才到達京師,覲見隆武帝,當初開封之戰時,還是太子的隆武帝就和王允才熟識,知道他不但是左良玉麾下的猛將,而且心有忠義,和馬進重並稱“王馬”,是一個可用之人。覲見之時,笑意溫言,又賞賜了良馬和金銀。

王允才何成受過這樣的恩寵?感激涕零,誓死盡忠。

因為王允才剛到京師,部隊需要修整,因此此次應對張家口塞外四旗,朱慈烺並沒有動他,而是留他在豐台修整,但想不到事情有變,阿濟格從渤海所突破,京營一部分的主力留在宣府,無法及時趕回,因此,留守豐台的保定營,就派上大用了。

王允才綽號鐵騎王,他從湖廣帶來了三千精銳中,有一半是騎兵。

而原保定營的三千人馬,被朝廷改為西山兵,駐紮西山。

此外,被任命為通州副將李國英,也帶了八百騎兵赴任。

因此,雖然京營主力前往宣府,但其實京師兵力並不算太空虛,而在隆武帝一聲令下之下,保定營,通州兵,玉田兵,昌平兵一起行動,加上以急行軍奔回的一部分京營主力和宣府騎兵,就構成了今日和阿濟格決戰的主力。

所以,朱慈烺心裏是慶幸的。

若沒有軍機處的提前謀劃,沒有工部建造的各種新式車馬和對京師官道的修繕,今日大明主力就不可能這麽快就出現在渤海所。

現在,面對蒙古騎兵的襲擾和阿濟格做出的決戰姿態,朱慈烺心中是有相當底氣的,雖然蒙古人都是騎兵,來去如風,又有阿濟格坐鎮,看起來氣勢洶洶,不過渤海所山下的這一片好戰場,卻沒有過多的空間任由蒙古人馳騁,明軍雖然是步兵,看似急行軍趕到,但其實仍有相當的保留,只要各部齊心協力,按照預先的作戰計劃,步步向前,逐漸壓縮蒙古人的活動空間,最後將他們逼圍在渤海所的山腳之下,勝利就是屬於大明的。

當然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蒙古人不是傻子,阿濟格更是用兵兇狠,他們是絕對不會讓危機逼近的。雙方必然要有一場血戰。

……

在舉著千裏鏡徐徐觀望之中,朱慈烺最關心的是被蒙古人重重包圍,但卻依然在奮戰的楊軒和陳永福部,見到兩軍軍旗未倒,激戰還在進行中,他心中長長松了一口氣,暗道好樣的。今日之戰,一是要擊敗張家口塞外四旗,第二,就是要想盡辦法,盡快解救楊軒和陳永福。

“陛下,蒙古兵上來了!”

站在隆武帝身邊,同樣舉著千裏鏡的陳奇瑜忽然道。

朱慈烺迅速將手中的千裏鏡從山腳下離開,轉向大軍的前方——鏡頭所見,蒙古騎兵果然是沖上來了,雖然距離還有三四裏,但看的卻極其清楚,於是緩緩道:“來的好。傳令,全軍停止前進,布陣!”

“是!”

京營中軍傳令官李來亨大聲答應。

……

“噠噠噠噠~~”

馬蹄聲急促,黃塵卷起,蒙古遊騎兵開始出擊,他們分成十幾路,呼哬著,分別迎向不同的明軍,其意圖很明顯,一來是騷擾,二來是試探,如果明軍出現混亂,那麽他們立刻就會沖明軍一個大亂。

“當當當當~~”

此時,從南面而來的明軍京營主力,在一陣清脆的銅鑼和金器之聲後,已經是停下了,隨即三角旗晃動,旗語指揮,各部開始布陣,三千營和宣府騎兵護住大軍的兩翼,

因為一開始就是一個一個的小方陣,按照建制,踩著官道和兩邊的原野而來,平常又訓練有素,因此布陣極快,只看見軍旗搖動,車輪轔轔,聽見鑼鼓咚咚,各部按部就班,絲毫不見混亂,盾牌手長槍手就位,鳥銃手出陣警惕,當蒙古遊騎沖近時,他們立刻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