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帝心堅定

明年隆武新科,殿試增加農政和數學之事,很快就傳遍天下。

很多一直苦讀八股的讀書人聽聞,本能的就是反對,他們讀八股這麽多年了,以為八股是唯一的標準,但想不到,現在在八股之外,又多了兩個標準,一個是農政,一個是數學。

也就是說,八股讀的再好,也只是舉人和貢士,要想在殿試上有所成就,成為大明最高學歷進士以上,非得同時精通這三門不可。

一時,他們不能接受,所到之處,都是議論紛紛,群情激動。

不過在江南,有三人聽到這個消息,卻都是大喜。

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早提出經世致用的人。

經世:治理世事;

經濟:經國濟民;

致用:盡其所用。

這三位明末清初的大儒,一直都在這條路上奔走,雖然他們三人年紀尚輕。尚沒有後世的影響力,但卻人格和學說,卻基本已經定型,他們對八股科舉的弊端,已經了解的非常清楚,但他們卻沒有膽子,像當今隆武帝一樣,提出農政和數學,用以和八股並駕齊驅。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安排,朝廷明年試行科舉新制的消息傳來之時,他們三人恰好都被南京京營參贊張家玉邀請,都在南京做客。

“陛下聖明啊~~”

三人都是激動。

尤其黃宗羲。

他和隆武帝兩年前在京師有一面之緣,當時他就知道,“太子殿下”非是一般人物,大明中興必在太子殿下,這兩年多的一切,都驗證了他當初的判斷,但即便是他,也沒有想到,太子殿下在繼位不久,隆武朝第一次科舉,就會推出改制。

陛下的遠見卓識,遠在他的想象之外。

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在徽州會館組織了一次聚會,召集志同道合之人,支持陛下的科舉新政。

因為家世師承的原因,三人雖然都不是進士,但卻都已經名聲在外,他們三人跳出來支持科舉新制,令很多人吃驚,也令很多人恨的咬牙。

三人卷起的風波很大,以至於很多反對者沖到會館,要和他們三人論戰。

三人不退卻,輪番上陣,一一和對方辯駁。

因為影響力巨大,每日裏觀看者甚多。

張家玉派人將論戰的全過程,全部記錄下來,連夜排版印刷,在南京城內散發,每日一篇,一篇賣三文錢,日日不斷。

漸漸人稱,《三文日報》。

……

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三人的支持,雖然沒有能改變大多數讀書人對科舉新制的不滿和反對,但卻有相當的意義。

這意味著很大一大批的年輕讀書人,已經意識到了八股之短和八股之害,對科舉新制抱持歡迎。

——明末不同於清末,明末雖然不是華夏王朝最開放的時期,但卻是1600到1900,這三百年間最開放的時期,不但有大量的西洋科學著作在大明出版,更有徐光啟這樣的中外通才,可以在朝堂為官,出版大量先進書籍,甚至入天主教,崇禎帝為天主教提寫匾額,士子學人在保守之外,也還都存有一絲面對新鮮事物的開明……

一切的一切,都是華夏王朝在即將落後世界前的最後一絲榮光。

這一世,朱慈烺穿越而來,要將這最後的榮光,變成新世界的曙光,他時間緊迫,不容任何人拖延,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財稅政策或可以拖延一兩年,但科學的萌芽,實務的推進,卻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壓制。

明成祖靖難之役,殺盡南京百官,誅滅方孝孺十族,這樣的惡名,明成祖都不怕,他隆武帝還怕背負更多的惡名嗎?

聖心堅定,一切都可為。

……

連日裏,除了反對殿試增加農業和數學,一些朝臣轉而將攻擊的目標,對向了首輔周延儒,於是,彈劾周延儒的奏疏,如雪片一般,從先帝在位時的弄權,到定王之亂的曖昧,甚至松錦之戰的失敗,將周延儒說的一文不值,變成了大明朝有史以來最大的奸佞首輔。

連番攻擊之下,周延儒終於是堅持不住,他再一次的上疏請辭。

這一次,隆武帝準了。

科舉試行改制的怒氣,需要有一個發泄口,周延儒就是合適的通道。而且一直留著周延儒,本就是為了這一天。

崇禎十七年八月,周延儒罷相,隆武帝照例恩賜。

……

周府。

家人正在收拾行裝,周延儒一身文人常服,員外打扮,卻依然沒有輕松下來,他不停的催促,要家人快點收拾,今日一定要出京。家人都不解,不明白老爺為什麽這麽著急?只要周延儒自己明白,陛下對他這個首輔的施政,是極不滿意的,對他在定王之亂中的搖擺,更是有怒意,雖然有改制科舉之功,並為陛下擋住了原本有可能是攻擊陛下和內閣的槍林彈雨,但這並不意味著,陛下就真的寬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