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鞠躬盡瘁

面對崇禎帝的責問,馮元飚無法回答——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回答,馮元飚當然知道吳甡對左良玉的憂慮,也知道吳甡是在等京營,但他卻不能直接回答崇禎帝,因為以崇禎帝的聰明,何嘗不知道吳甡是在等京營?但左良玉猶有五萬人,為什麽不能先帶左良玉去救援呢?

不止崇禎帝,朝中清流也有意見,認為吳甡太謹慎、太膽小了。

內外巨大壓力之下,吳甡終於是頂不住了,六日前軍報送到京師,說,吳甡已經督帥左良玉的四萬大軍連同一萬秦兵,救援武昌去了。

朱慈烺隱隱有點擔憂,京營的兩萬精銳尚需要十天左右,才能趕到武昌戰場,這中間,吳甡能不能完整有效的指揮左良玉,穩定局面呢?

只要能穩住當下的局面,等兩萬京營趕到,加上左良玉和孫傳庭派去的一萬秦兵,擊潰流賊,解圍武昌。還是是很有希望的。

朱慈烺不擔心雙方的戰力,他最擔心的時間,如果在這期間,武昌守軍頂不住流賊,或者有什麽其他大變,情勢就會變得糟糕;其次是糧草,湖廣久戰,百姓疲憊,糧草輜重的供應,十分艱難,而無糧則必敗,這一項則是考驗南京戶部籌集糧餉和各地糧草轉運的能力。

最後,照張獻忠擅長遊擊的風格,當官軍援軍大舉趕到,壓力足夠時,他一定會撤離武昌,轉往其他地方,吳甡能不能堵住張獻忠,令他無法繼續逃竄,也是戰事成敗的關鍵所在。不然解圍了武昌,張獻忠又圍了九江,官軍疲於奔命,時間成了,必然重蹈楊嗣昌的覆轍。

除了吳甡的奏報,朱慈烺也把鳳陽總督馬士英、安慶巡撫方孔炤的奏報,擺在燈下,再結合這幾天的軍報和湖廣地圖,仔細思索——對於軍政和用兵謀略,他自認是不如吳甡的,他強過吳甡的,只是作為一個穿越者,攜帶而來的,關於前世的一些歷史記載,以及大明剿匪失敗的慘痛教訓,這些問題,日常和吳甡談論之時,他都有意無意的透給了吳甡,希望能對吳甡有所幫助。

“李定國……”

而想到湖廣,想到張獻忠,朱慈烺腦子裏不由自主的就閃現李定國的名字。

他不希望李定國這樣歷史上的抗清英雄死在官軍的刀鋒之下,但他更不希望,官軍為李定國所敗,矛盾之中,只能希望李定國為官軍所擒,或者自己的書信能起一點的作用,李定國幡然醒悟,棄暗投明,歸於吳甡帳下……雖然有點太理想了,但朱慈烺內心裏真是這麽期望的。

“呀。”

殿門輕響,幽香淡淡。

朱慈烺心中有溫暖,擡頭看,正是顏靈素走了進來。

顏靈素一身素衣,端著一碗羹湯走了進來,見到太子擡頭,她臉上又飛起了紅暈……

清晨。

朱慈烺早早起床,在母親畫像前上香祭拜,並念了母親最喜歡的一段法華經,然後回到側殿書房,在窗戶前就著晨光,專心看書,自從守孝開始,最大的好處就是每日睡眠比較充足了,清早不必上早朝,不必到京營巡視,上午聽老師講課,下午在後院跟著王輔臣練習騎馬射箭,鍛煉身體,生活變的規律起來,同時的,朱慈烺也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漸漸強壯起來,畢竟今年他已經十七歲了,又勤於鍛煉,不論身高還是體魄,都比同齡人高大強壯許多。

殿外忽然響起急促的腳步聲。

“恩?”

朱慈烺擡起頭,這個時間點,應該是詹事府詹事黃道周和左庶子馬世奇出現的時間,他們兩人都是四平八穩的性子,天大的事情,也不會跑這麽急。

人影閃現,果然不是這兩人,而是主管機密的太監於海。

“陛下,軍情司湖廣飛鴿急報!”

於海臉上有汗,手裏捧著的信封上,粘著三根雞毛。

這是情況緊急的表示。

朱慈烺騰的站起,接過於海手中的信,然後撕開了看。

只看了兩行,朱慈烺就臉色大變,身子搖晃了一下,手一松,信紙飄飄灑灑地掉在了地上。

“殿下?”於海急忙上前,要攙扶他。

朱慈烺卻是推開於海,雙手捂臉,無語凝噎起來……

……

兵部。

“八百裏急報~~~”

“什麽?”

“左良玉在漢陽大勝,收復漢陽,擊潰了流賊,但湖廣總督吳甡卻不幸遭到了殘留流賊的襲擊,自刎殉國了。”

“啊……”

兵部老尚書馮元飚跌坐在椅子裏,面無死灰,隨即劇烈的咳嗽,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

“部堂!部堂!”

內閣值房。

聽到吳甡身死的消息,三輔蔣德璟愣在原地,許久才跺腳叫了一聲:“鹿友啊~~”眼淚奪眶而出,他和吳甡是好友,想不到京師一別,竟難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