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湖廣兵敗(第2/3頁)

浮山一戰,官軍浮屍遍野,傷亡慘重,左良玉麾下的十萬兵馬,最後成功撤退的,不過五萬人。

其慘烈程度,雖然比歷史上的開封之戰要好一點,但就左良玉的軍旅生涯來說,卻也算是敗的最狼狽的一次了,在這之前,左良玉對張獻忠屢戰屢勝,這一戰卻是被張獻忠殺的潰不成軍,丟盔棄甲,左部對張獻忠心理優勢,一下就蕩然無存。

左部大敗,退回襄陽修整,而原本北上勤王的馬士英部,在接到朝廷的命令,得知建虜已經退去,不需要他們勤王之後,重新率兵返回,不過此時左良玉已經敗了,馬士英孤軍無力抗衡張獻忠,加上糧草短缺,因此只能緊守鳳陽府和廬州,等待朝廷救援。

浮山一戰,張獻忠殺傷無數官軍,又繳獲無數,實力大漲,戰後,張獻忠如同是脫韁的野蠻,搶掠周圍的州縣,湖廣之地,一時再難有攔阻他的兵馬,安慶巡撫方孔炤聞左良玉兵敗,急忙調集兵馬,緊守安慶和懷寧,而張獻忠也果然帶兵殺向了安慶,圍住安慶,四面攻打,方孔炤急急向朝廷求救。

一時,湖廣震動,江南震動。

消息傳來,京師自然也是震動。

“侯恂無能敗軍!”

崇禎帝憤怒的扔掉了塘報:“錦衣衛,即刻緝拿侯恂進京!”

原本,崇禎帝就不願意放侯恂出獄,是在朝中眾臣勸說,又為了安撫使用左良玉,這才勉強令侯恂總督湖廣軍務,現在侯恂大變,他對侯恂的憤怒和不滿,無可抑制。

崇禎帝盛怒,朝中大臣無人敢勸,雖然眾臣心中都明白,侯恂其實有點冤,若非朝廷急調馬士英北上勤王,致使湖廣兵力出現空缺,以至於被張獻忠鉆了空子,不然照侯恂步步緊逼、穩紮穩打的策略,將張獻忠困死在安慶廬州一帶,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在這之前,官軍也的確掌握主動,連續取得大小勝利,形勢曾經一片大好,但馬士英部的北上,卻改變了這一切。

只能說,這就是侯恂的命。

罷了侯恂,朝中重臣,連同太子朱慈烺都被叫到禦前,商討湖廣對策。

新任兵部侍郎張縉彥第一個跳出,提議調三邊總督孫傳庭率領秦兵,入湖廣救援,頂替侯恂的位置。

對他這個提議,眾臣都是贊成的。

但不想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朝議還沒有結束,陜西消息忽然又傳來,說趁著孫傳庭大軍離開之際,原本蟄伏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又趁勢而起,帶兵出了商洛山,攻掠商州不成之後,又向河南流竄了。

孫傳庭命令留守商洛的陜西總兵高傑,雖然拼命阻擋,但卻也沒有能擋住李自成。

這個消息,和左良玉兵敗的消息同樣震撼。

李自成率兵五十萬,圍攻開封的舊事仿佛還在昨日,想不到他竟然又要進入河南了,雖然太子殿下去年在開封痛擊李自成,將他精銳主力殲滅了一個七七八八,劉宗敏郝搖旗等大將更是身死,但李自成本人還在,他“闖”字旗號,在河南猶有一定號召力,一旦他進入河南,剛剛平靜的河南,剛剛平靜的中原大地,怕是要再起風波。

和張獻忠相比,朝中群臣對李自成的忌憚顯然更大,和河南也更重要,因此,他們都改變了調孫傳庭入湖廣的主意,認為孫傳庭應該繼續回援河南,剿滅李自成,確保中原安定。

那麽問題就來了,不調孫傳庭,朝廷如何平定張獻忠,又該調誰繼任湖廣總督,收拾那裏的爛攤子呢?

眾臣議論紛紛,一時卻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議論之中,有朝臣看向了站在前方的太子朱慈烺。

去年開封大捷和擊退建虜入塞,今年再一次的擊退建虜,太子殿下已經充分顯示他強大的軍略之能,不誇張的講,經此三次,太子儼然已經成了大明第一統帥,湖廣現在的困局,或許需要太子殿下統領京營南下,一戰而定之……

但太子不是一般的朝臣,湖廣又在千裏之外,太子親自統軍南下,差不多等於是半個禦駕親征,朝廷耗費必然眾多,再者,現在已經是年關了,太子又剛剛擊退建虜,風塵未洗,現在再令太子出征,是不是有點殘酷了?

又或者,滿朝文武真的找不出人了嗎?需要國本往來奔波?

照大明祖制,太子是不能輕動,離開京師的,非要萬不得已,眾臣不能同意太子領兵南下。

又或者,現在的情況下,陛下也不會同意。

但不用太子,那又有誰呢?

“殿下,臣舉薦魯督吳甡,繼任湖廣總督,總攬剿賊之事……”

兵部尚書馮元飚站出,向禦座上的崇禎帝建議。

“臣也以為,吳甡可當此重任!”三輔蔣德璟也站出。

太子不能輕動,那麽現在能用的就只有一個魯督吳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