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京師流言

京師。

建虜大軍從通州撤退的第二天,後續消息陸續傳來,說太子殿下統帥宣大兵,三河兵,連同精武營,追擊建虜去了。

兩天後,再有消息,說太子殿下在薊州和建虜打了一張,勝負未分,再三天後,說建虜已經從遵化長城出關,又說,蒙古人不想退兵,試圖劫掠永平府,但被太子殿下擊敗,陣斬三千人,余者潰逃,又三天,說建虜已經徹底出關,太子殿下分派完邊關防務,正率兵返京……

也就在同一天,有一個小道消息在京中流傳,說皇上最喜愛的陳妃,流產了……

左都禦史李邦華的府邸。

李邦華1574生人,今日恰是他六十九歲的誕辰,今日下朝之後,陸續有門生到府上祝賀,但都被拒之門外。李邦華一向低調,更因為身為憲台,有監督官員之責,他時時謹慎,不和官員有過分的交往,今日府中更是根本沒有壽宴,對於前來祝壽之人,一律不予接見。

直到晚間,內閣三輔蔣德璟和四輔範景文來到,李邦華才不得不見。

蔣德璟1593年生人,範景文1587,兩人都是李邦華的東林晚輩,又是閣員,地位非是一般,晚間親自來賀,李邦華也不好不見。

於是就擺了一壺水酒,三人在花廳閑聊。

不同於去年,今年大明的財政困窘和內外的戰事,都有了不少的改善,三人心情都是輕松,尤其太子殿下在通州擋住了建虜的猛攻,成功守禦,不但給建虜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阻止了建虜入塞,而且還逼著建虜不得不撤軍,是為少有的大勝,消息傳來,為通州戰局擔心很久的百官群臣,都是振奮,這其中,年方五十,尚在盛年的蔣德璟尤其激動,對太子殿下的贊譽,幾乎是止不住,今日祝壽,三言兩語的客套話之後,他就將話題轉到太子身上,說到通州之戰的經過,他眼睛放光,口中稱贊,心中嘆服。

範景文也是頻頻點頭。

李邦華卻只是微微笑,並不多言。

正閑聊間,李邦華從老家帶來的老家人出現,見有客,便退下了,一會又出現,在花廳外團團轉,就好像是有什麽急事,於是李邦華起身,到廊前台階上,聽老家人說了兩句什麽,再回到桌邊時,他臉色變的非常難看。

蔣德璟和範景文見了都是驚異,蔣德璟問道:“憲台,是出什麽事情了嗎?”

李邦華輕嘆一聲:“老夫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什麽?”

“京師有流言,說,建虜之所以從通州撤軍,乃是因為和太子達成了陛下不願意答應的秘密協議……”李邦華道。

“啊?”

蔣德璟和範景文都是吃驚,隨即一起站起,怒道:“怎麽可能?汙蔑,這絕對是汙蔑!”

“汙蔑肯定是汙蔑,但三人言虎,如果流言越傳越多,說不得就會影響人心。”李邦華愁容。

蔣德璟和範景文相互一看,然後一起向李邦華拱手:“憲台告辭!”轉身急急就要走。

“兩位閣老去哪?”李邦華攔住他們。

“一定是建虜奸細在後面搞鬼,我們去順天府,令順天府徹查,一定要將奸細全部揪出來。”蔣德璟道。

李邦華搖頭:“怕是已經晚了,流言已經傳開,如果大動幹戈,鬧的雞飛狗跳,反倒有可能更加助長流言的傳播,而且和這個流言相比,京師下午忽然流傳開的一首童謠,才更加令人擔心。”

“什麽?”蔣德璟問,

李邦華輕輕吟唱道:“東邊來,帽下口,一年兩年殿上走。一個天。兩個天。掃掉嵩藁換新顏。”

聽完,蔣德璟和範景文的臉色都是變了,他們都是兩榜進士,聽完童謠,不用人解釋,就知道其中是什麽意思了。

東邊來,帽下口,當然就是東宮兩字,所謂的殿上走,肯定不是東宮殿,而是皇極殿。

一個天,兩個天,意為太子壓過天子,父子同列,崇禎年號中的崇字也做嵩,嵩藁有崇禎之意,掃掉嵩藁,豈不是要換掉今上的意思?

結合前句,就是,一年兩年,東宮太子就要上殿當皇帝了。可陛下剛三十五歲,還在盛年,不可能退位,難道是要篡位嗎?

蔣德璟和範景文想明白其中意思,臉色如何能不變?

中國歷史上,常常有人借助童謠蠱惑人心,又或者,童謠確實也常常能準確預測一些政治事件,比如東漢末年,京師長安有童謠流傳:“千裏草,何青青。十日蔔,不得生”

千裏草為董,十日蔔為卓。何青青,不得生,意思是雜草長的太快了,馬上就會被收割。果然,沒過幾天,董卓就被王允和呂布誅殺。

又比如,初唐有童謠,唐三代後女主武王,唐太宗殺了不少姓武的,但卻無法阻止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