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李巖闖帳(第2/3頁)

“只所以說海州是強弩之末,乃是因為今日我軍退兵之時,城頭響起的壓抑哭聲,如果海州真是眾志成城,上下一心,絕對不會在我們退兵之時,響起哭聲,而應該是歡呼之聲,由此可知,支撐海州的,並非是堅強的意念,而是尚可喜施加給他們的恐懼!”

作為曾經的闖軍大將,經歷過無數次的攻城,尤其是慘烈的開封之戰,又曾經被投入死牢,死裏逃生,人生劇變,舉人變成叛賊,李信對攻守雙方的心思變化,有太多的了解,從這一點上來說,擅長守城,不時野戰的關寧軍將領,就沒有他經驗豐富了。

“奸賊尚可喜挾持海州全城百姓,以為他守城,我軍只要破了這一點,就可以拿下海州。”李信道。

“如何破?”張家玉立刻問。

“卑職有三策,第一,令人高聲在城下宣諭,告知城中百姓,王師攻打海州,只誅尚可喜,其他不論!尚可喜在城中宣揚,說王師破城之後,會屠盡所有人,如此就可破了他的謊言,泄了守軍的士氣。”

“第二,追隨我們的漢人百姓之中,有很多人的故舊,此時就在海城城中,可令他們再在城下呼喊,召喚故舊開城投降,如此必令守軍自相猜疑,說不得會有內訌,即便沒有,也足以令守軍離心離德。”

“第三,我軍攻城雖然有盾車,但卑職以為,盾車防備並不夠完備,尤其不適合在城下挖洞,卑職早年曾經認識一工匠,對盾車略有了解,卑職願帶人連夜改進盾車,保證挖掘士兵的安全,如此,我們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挖掘!”

李信聲音清楚的說出了三策。

帳中靜寂。

對於李信的三策,有人點頭,有人懷疑,吳三桂臉色依然冰冷,但目光卻柔和了下來,他知道,自己的判斷沒有錯,這個醫官李信,果然是有點東西的。只這三策,就有相當的見識。

“你計策雖然有可行之處,但我軍卻沒有時間了。”

還是張家玉說話,他盯著李信:“我軍剛剛截獲了孔有德給尚可喜的書信,建虜援兵,最早明日,最晚後天就會到。”

李信先是一驚,隨即卻笑了:“此詐也!”

“何以這麽認為?”張家玉追問。

李信想也不想:“建虜大舉入塞,剩下的主力鑲藍旗,留守沈陽,我軍從蓋州登陸,到今日,也不過五日,蓋州距離沈陽四百裏,即便當日蓋州就有求救使者派出,也需要兩日半才能到達沈陽,濟爾哈朗整兵最少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而沈陽到海州將近三百裏的路途,又最少需要三天時間,除非濟爾哈朗不領大軍,只是派少量的前鋒騎兵,否則,他們的援兵主力,最少還需要兩天才能到達海州。”

“而如果只是少量的馳援騎兵,以我軍之力,足可以抵抗,甚至我軍可以預設埋伏,就如己巳之變時,建虜伏擊我大明千裏馳援的趙率教趙將軍一樣,將建虜前來救援,兵困馬乏的前鋒騎兵予以殲滅!”

“此種能力,其他部隊或許沒有,但關寧軍絕對有這個能力。”雖激昂,但李信卻也不忘給吳三桂戴了一頂高帽子。

表面上雖然不動聲色,但吳三桂心裏還是受用的。

“最後,孔有德給尚可喜的信,何等重要,又豈會被我軍輕易俘獲?我料這必是孔有德的詭計,故意讓我們攔截到,亂我軍心,令我大軍提前撤退,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解海州之圍的目的!”

李信聲音清楚,目光堅定。

聽完他的話,帳中又靜寂。眾將再看他的眼神,已經從最剛才的懷疑,變成了驚異——一個小小的醫官,竟然通曉謀略,於軍陣說的頭頭是道,究竟是什麽來頭?

張家玉不問了,不過他發亮的眼睛和微微漲紅的臉色,卻是表明了他的態度,顯然,他對李信的回答非常滿意,而對李信提出的建議,也是非常支持的,不過張家玉並沒有冒然表明態度,而是把目光看向了主帥吳三桂。

不止張家玉,所有人都看向了吳三桂。

吳三桂皺著眉頭,臉色沉沉,顯然,他還在斟酌,李信分析有理,令人眼睛一亮,大軍卻有攻下海州的可能,但作為統帥,吳三桂要考慮的事情很多,他不能為可能的勝利沖昏頭腦,他必須權衡利弊,以做出最有利的決定——關寧軍是他的根本,除非是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否則絕不同意繼續在海州城下耗費兵馬。

見吳三桂猶豫,李信有點焦急,他抱拳,聲音誠懇地說道:“總鎮,海州雖然不是大城,但卻是遼南的重鎮,攻下海州,擒拿奸賊尚可喜,將會是遼東戰事興起以來,我大明在遼東的最大的勝利,總鎮你必將會因此功績,上達於天子,下聞於百姓,豐功偉績,永載史冊,一旦錯失,機會將不再來,所以,萬萬不可猶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