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同樣的難題(第2/3頁)

不過這個提議一提出,就有人搖頭。截斷三條護城河的工程,雖然稱不上浩大,但卻也需要相當的時間和人力,人力問題不大,關鍵是時間,海州距離廣寧不過一百裏,沈陽不到三百裏,照事先的推估,大明只有三到四天的攻城時間,一旦攻不下,就必須立刻撤退,以免建虜的沈陽援兵殺到,從而陷入困境。而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天多,如果再用一到兩天的時間截斷護城河,再用一天的時間挖掘地道,時間無論如何也是不夠的。

“半天挫敗,何至於此?”見眾人的表情都有點消極,張家玉站起來,激昂地說道:“這是王師十年以來,第一次殺到遼南,威脅到建虜的腹地,決不能半途而廢,城中不過三千兵馬,經今日一戰,損傷必多,明日一鼓作氣,四面齊攻,就不信拿不下區區海州!”

誰都知道,張家玉不但是代表自己,隱隱也是代表太子,雖然此次渡海攻擊,沒有隨軍文官也沒有監軍太監,但張家玉其實是將這兩個角色都兼顧了,當然了,張家玉本人對太監監軍是反對,他認為應該給帶軍將領更大的裁量權,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在某種意義上,行使這兩種權力。

“不錯,絕不可三心二意,明日應繼續攻城!”張名振也站起。

他二人帶頭發言,原本有點心疼兵力損失的吳三桂和馬科,自然不能反對,於是吳三桂下令:“諸軍回去休息,明日繼續攻城,不拿下海州,決不罷休!”

……

千裏之外。

在吳三桂為如何攻擊海州而煩惱的同時,黃太吉之子,統領兩萬騎兵,從通州奔襲五百裏,忽然殺到河間府城下,擊潰五千漕兵的豪格,同樣也陷入了是否繼續攻城的困境。

已經三天了,雖然數度危急,雖然披著重甲的建虜和蒙古士兵,兩次登上河間城頭,但都被城頭明軍奮力擊退,激戰之中,豪格兩次親臨前線,直沖到城下六百步的距離,冒著箭矢,親自指揮,但卻依然無法拿下河間府。

雖然被豪格襲擊,五千漕兵只剩下五百,但漕運總督史可法知恥而後勇,為了堅守河間府,他可說是把生命都豁出去了,他親自坐鎮建虜攻擊最猛的東城門,矢石如雨之中,揮舞長劍,往來沖突,高聲鼓勵城頭將士的士氣,其間他差點為建虜射上城頭的弓箭所傷,不過依然無所畏懼,整個攻城期間,都可以看到一個穿著緋袍,身邊只有三五個護衛的明軍官員,手持長劍,在城頭來回穿行,哪裏戰鬥最激烈,他就出現在哪裏。

河間知府顏胤紹,禦史周爾淳等人守衛其他三門,也都是奮不顧身,城中軍民,全力動員,官紳商人,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年初就已經設立的社兵,在此次守城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面對兇惡的建虜,社兵們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官兵不同,這些社兵們更多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在城中的家人,他們或許對朝廷沒有那麽大的忠心,但對自己的家人,卻絕對是要豁出性命去保護。

史可法顏胤紹等人抱定必死的決心,親在一線,鼓舞士氣,城中兵馬雖然不多,但各種物資準備充分,軍民更是上下一心,如此,看起來孱弱不可能堅守的河間府,竟然硬生生地擋住了建虜大軍,連續三天,排山倒海般的攻勢。

太陽落下,黑夜籠罩大地,城墻下撲倒的屍體,層層疊疊,流淌的鮮血染紅了護城河,燃燒的火光中,有未死的軍士猶在血泊中掙紮,而城頭上,疲憊的明軍靠在墻垛上,大口的喘氣,染血的殘破軍旗在火光中,無力的張揚……

雖然不甘心,但豪格卻不得不下令收兵。

接下來,他將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是否還要繼續攻打河間府?

照黃太吉臨行前的叮囑,豪格只有三天攻打河間府的時間,三天能下最好,如果不成,豪格要立刻掉頭返回,劫掠青縣滄州天津等地,攪亂京南,以為大軍補充糧草輜重,同時截斷明國通過運河,北上支援京畿的通道。

現在已經三天了,是否要撤兵呢?

隨行的漢軍鑲藍旗副都統張存仁認為應該撤兵,沒有能一鼓作氣拿下河間府,城中明軍已經從最開始的驚慌,慢慢鎮定了下來,而隨著戰事的進行和傷亡的增加,己方士氣卻是低落了起來,不宜繼續攻城,應該按照皇上的命令,轉而攻擊北運河各處城池,青縣,滄州靜海等地,繼而回軍通州,和主力大軍匯合——這本就是臨行前,黃太吉對他的叮囑。

“肅親王,河間府急切難克,還是暫且撤兵吧。”張存仁知道,豪格對沒有能攻下河間府,十分不甘,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好機會,卻拿不下河間府,實在是讓人沮喪,但小不忍則亂大謀,決不能因為河間府一地,壞了皇上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