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陳奇瑜獻策(第2/3頁)

“罪臣不敢,罪臣必竭盡全力。”

在太子的注視下,陳奇瑜捧著簡報快速看完,表情極其認真,這一刻,他仿佛不再是詔獄的囚徒,而是當年那一個率領十萬兵馬,逐流賊於川陜的五省總督,見到建虜入塞,兵馬將近二十萬,並且已經到運河邊後,他臉色大變,隨即又看到官軍在河岸邊挖掘的壕溝胸墻示意圖,他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厲害之處,不禁嘖嘖稱奇。

這中間,他一手拿著簡報,另一手的手指不停掐算,好像是在計算兵力和火力,如算命先生一般。

看到最後,陳奇瑜臉色劇變,猛地站起來,朝朱慈烺說道:“殿下,運河不可守啊~~”用力頓足,眼睛瞪大,滿臉都是驚恐。

若是此話讓禦座上的崇禎帝聽到,怕是立刻就會駭然色變。但朱慈烺卻不吃驚,只淡淡問:“為什麽不可守?”

陳奇瑜將手中的簡報合上,急急說道:“殿下,建虜將近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而運河不比長江天險,沒有淮河流域的羈絆和緩沖,建虜大軍可以直接殺到運河岸邊,寬不過七八丈,水勢平緩的運河之水要想阻擋住建虜,非有完善的工事和充足的兵力不可,計劃書中所畫的壕溝示意圖,乃罪臣平生第一次見,罪臣以為,極其高明,配合火器,應可以給過河的建虜造成一定的殺傷,不過這並不能彌補運河的先天不足。”

“照簡報所說,建虜大軍分為四路,阿濟格去往昌平那一路不說,現在共有三路集結於運河東岸,其中建虜主力由虜酋黃太吉親自統領,駐軍於通州,多鐸駐香河,代善駐武清對岸,三路建虜分別駐京畿運河的上、中、下遊,猶如常山之蛇,一旦渡河,必然是兩路虛攻,一路主攻,防其首,則尾席卷,防其尾,則首出擊,主守中部,則首尾並擊,我方兵力本就不足,建虜虛虛實實,到時必然是捉襟見肘,調配不開兵力。”

“歷史上,攻方取得渡河戰役的勝利,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繞行,另一個就是聲東擊西。兵力足夠的情況下,有時都尚且難以防備,何況不足?”

“第一份方案中,保督楊文嶽麾下的人馬,不過四萬官軍,加上民夫,也不到十萬,四萬官軍分成守備和遊擊,守備三萬六,遊擊四千,三萬六千名守備死守河岸,各司其職,分段負責,而京畿運河一共兩百六十裏,算起來,一裏之地,只能布守一百五十名官軍,即便是加上民夫,也不過三百人,一百五十名官軍中,配有火槍五十杆,弓箭六十張,大小火炮,兩三門,而他們要應對的河面,足有一裏寬,白天的時候,有戰船在運河上往來巡視,沖撞建虜的木筏,令其無法過河。但晚上呢?如果建虜忽然於夜間發動進攻,即便是有壕溝和鹿角的攔阻,即便有完善的工事,但建虜木筏齊下,不顧死傷,集中猛攻某一個點,七八丈的河面,兩個轉眼劃到岸邊,一百五十名守軍,能擋住嗎?”

“擋不住就需要有援兵,但四千騎兵,分散在兩百裏的河岸邊,救援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這一百五十人,從最開始的預警,到援兵趕到,最少得堅持半個時辰,不管水上的,還是陸上的。但就罪臣所知,我大明官軍是沒有這樣的能力的。”

“退一步講,即使能守住某一點,怕也守不住全面,因為建虜一定會聲東擊西,視我方軍馬增援調動的情況,從而改變他們攻擊的方向。”

“兩百二十裏的運河,建虜處處可攻,我軍處處需要防守,攻守之間,我軍完全處於被動,此乃兵家之大忌,但同時卻也是防河之無奈。”

“要扭轉這種無奈,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部署足夠多的兵力,如果現在河邊有精兵十萬,三萬救援,糧草火器充足,運河上戰船百艘,我軍足可以不動如山,迎擊建虜的渡河。”

“但現在只有四萬,罪臣以為,是萬萬做不到的。”

“保督楊文嶽現在在河岸邊使用疑兵之計,多插旗幟,焚幹草,造煙霧,令建虜探不清我軍的虛實,不過這終究只是緩兵的小伎倆,建虜現在沒有渡河,並非是為疑兵之計所絆,而是因為尚沒有造制出足夠多的木筏!”

“兵馬不夠,戰船不夠,壕溝挖的再多,火器再是犀利,也無法改變河岸的隱憂,一旦被建虜一點突破,建虜過了河,鐵騎突擊,運河就完了,因此罪臣以為怕是不可守。”

陳奇瑜一口氣說完,在說話中,他微微擡眼,透透觀察太子的表情,從中揣測太子殿下對自己的回答是否滿意?不過太子表情始終平靜,不喜不怒,令他看不出滿意還是不滿意?心中不禁暗忖:“怪不得太子小小年紀,就能在朝堂上卷起風雨,只看這不動如山的樣子,就知道是一個聰睿沉穩之人,我的話,他應該是聽進去了,只是不知道他會如何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