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太子擅權(第3/3頁)

更嚴重的情況,一旦建虜向京師殺來,京師有三長兩短,運河之兵來不及回援,這天大的責任,怕就是落到太子的頭上了……如果是那樣,那可比運河失守的後果嚴重多了。

袁繼鹹震驚,惶恐……

袁繼鹹之外,兵部馮元飚和侍郎張鳳翔也是被眾臣問詢的重點,尤其昨日朝議時馮元飚曾經提出向運河增兵,但被眾臣反對,現在太子果真調動了京師兵馬,向運河增援了,該不會是受了馮元飚的蠱惑吧?

如果是,那你馮元飚就是大明的罪人!

因此,很多朝臣看向馮元飚的目光裏都充滿了指責。

馮元飚老官吏,一生風雨無數,自然知道眾臣的心思,不過他卻也不解釋,站在那裏,老臉沉沉,只想著如何在陛下面前,為太子圓轉?至於自身的安危,他一點都不在意,如果能以自己的官帽為代價,那怕是“下詔獄”,只要能保住太子殿下,陛下不重責太子,他也心甘情願,甘之如飴了。

在知曉太子調遣了精武營和三千營出京後,很多朝臣的第一反應就是將出京的兵馬再調回來,繼續守衛京師,不過當知道太子不止是動用了京營戎政的大印,還動用了太子印璽之後,朝臣們卻又沉默了,雖然太子不是皇帝,但卻也擁有金口玉言的特質,太子用太子印璽發出的命令,雖然不等於聖旨,但卻也有其神聖性,如果這麽輕易的就被更改,那就意味著太子是亂命,等於是朝廷打臉太子,狠狠給了太子一嘴巴,那麽,太子儲君的威望和位置,就會受到嚴重動搖,而這,是和大明祖制,也和文官們一向的堅持所不符合的。

大明文官一向都是太子儲君的最強捍衛者,從明憲宗到萬歷立儲,一直都是如此,捍衛太子已經成了文官們的一個神主牌,今日難道是要改變嗎?

太子所行,雖然莽撞不可理喻,但太子去年開封和擊退建虜,都是衛國的大勝,只因為私自調遣京師人馬,就要將他的威望,打落在地嗎?

一旦落了,再想扶起就難了。

而儲君位置不穩,國本動搖,意味著將會有一場大明自立國到現在,一直都在竭力避免的“爭儲”之亂,朝廷會有大動蕩,明英宗奪門之變後的慘劇說不定會再次上演,朝堂會掀起血雨腥風,在場的人,怕也誰也躲不了。

群臣都是進士出身的人精,如何能不明白這其中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