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守江必守淮

黃太吉笑道:“範學士果然強聞博記。”馬鞭向對面一指,臉色肅然地說道:“如果朕所料不錯,明軍必然在河的那一邊挖掘壕溝,設置障礙,甚至修建了堡子,並將能調動的所有兵馬都聚集了在了河岸一線,說不得還會有巡邏的小船,以阻擋我大清過河,一如當年的北宋。範學士以為,明軍能成功否?”

“必敗!”範文程堅定得說出兩個字。

“為何?”黃太吉笑。

“守江必守淮,”範文程說道:“明國將運河當成長江一樣來防守,但運河卻沒有長江的條件,尤其是不具備守江必守淮這五個字,所謂的守江必守淮,乃是自古以來,長江防守的不二法則,必在長江之前有所緩沖,南軍才能堅守長江,這其中,淮河流域的襄陽、廬州(合肥)、淮安、揚州是四個關鍵,一旦這四個地方有一處失守,南軍就無法保證長江江防的安全,而只要這四地不失,北軍就難以對長江構成威脅。”

“如今運河之東的緩沖之地,唯有香河一處,其他各地的明軍,皆已經撤退,即便香河將襄陽、揚州集於一身,也難以對我大清形成羈絆,再者,運河不是長江,水流平緩,造木筏就可以過河,因此,明軍想要用一條運河,阻擋我大軍的腳步,理論上是難以成功的。不過……”

黃天吉臉色嚴肅:“不過什麽……”

“不過臣以為,我大清不善水戰,明國又將所有船只都收走,於對岸拒守,七八丈的河面,爭渡並非容易,非到最後,我大清還是要避免強渡運河……”範文程欲言又止。

但黃太吉卻明白他的意思——運河雖然可以強渡,但就現在的情勢看,明軍在對岸已經嚴陣以待,鹿角拒馬,各種阻礙一應俱全,大清如果強渡關山,必然會遭受不小的損失,而大清和當年的遼國有所不同,遼國當年的國力人口雖然和北宋有不小的差距,但就其可以動用的兵力來說,卻沒有國力差距那麽大,北宋可在邊疆動員五十萬,遼國也可以動員三十萬,雙方國力在三七,最差也是二八比,遼國即便是有十萬大軍的覆沒,也尤可以支持,但大清和明國的國力和兵力,卻是相差甚遠,大清這一次征明,算上蒙古八旗,一共十七萬,已經是國力民力的最大極限了,如果有所損傷,不需要多,哪怕只有兩到三萬,對大清來說,都是極大的、短時間難以恢復的傷害,如果是十萬,那就是滅國的危機——如果明國在河岸邊的工事足夠堅固,如果大清不講策略,一味在不擅長的水戰裏強渡,最後損失兩到三萬人,並非不可能。

這應該也是明太子所想,明知道運河不能百分百的擋住建虜,但卻也要在運河堅守,哪怕最後運河失守了,只要磨去了建虜的銳氣,暫緩了建虜的兵鋒,給建虜造成了一定的傷亡,運河之西的百姓得以撤退,等建虜殺到第三道防線,也就是河間府時,怕也是強弩之末了。

如果建虜害怕犧牲,在運河之邊久久不動,想要等到冬季十二月運河冰封,對明太子來說,依然是達到了戰略目的。

多爾袞也在點頭,顯然,他贊同範文程的想法和看法。

建虜親貴和滿漢群臣都面色凝重,對範文程的話,有所理解,

大清不怕兵,不怕城,就怕水啊。

這一次入塞,雖然殺了明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就所獲來說,卻並不能令眾親貴滿意,從遵化入塞以來,還沒有攻破一座大城,搶到的糧米還不夠各部每日消耗,原本想著過了明國京畿,到繁華的山東等地擄掠,但現在,運河水卻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這令他們心中微微不安,有一些腦子比較活泛的人甚至在想:明國看來早有準備,今年該不會和去年一樣,又要無功而返吧?

“明國的如意算盤打的不錯,不過我大清可不是當年的遼國!”黃太吉提高聲音,馬鞭朝對岸一指,豪氣陡然地說道:“運河能渡則渡。不能渡,我大清還可以繞。”。

“不錯,”眾親貴都是點頭,貝子屯齊說道:“去往山東,並非一定要通過運河,我大清完全可以繞行。”

屯齊的建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就如他們繞開寧錦防線,入塞明國,令寧錦防線失去效果一樣,面對寬闊的運河水,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依然是繞行。

“報~~”

這時,馬蹄聲急促,一個白衣白甲的正白旗探騎從西面急急奔來,因為他後背插著醒目的三角旗,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有緊急軍情要報,於是外圍的兩黃旗白甲兵急忙閃開,正黃旗固山額真俄莫克圖拍馬迎了上去,聽完匯報之後,轉身回頭,來到黃太吉身邊:“主子,明軍掘開了京西的堤壩,現在永定河,拒馬河河水泛濫,已經將京西的道路,完全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