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八裏橋(第3/3頁)

現在建虜入塞,八裏橋是建虜從東面殺向京師的必經之處,雖然過去幾次入塞,建虜都繞京師而過,南下劫掠,沒有直接通過八裏橋,京師沒有危險,但這一次不同了,在運河水漲,大明沿著運河嚴密防守,難以渡河的情況下,建虜大軍說不動就會殺向京師,而八裏橋就將是他們攻擊的重點。

為了八裏橋、通州和整個通惠河的安全,朱慈烺將楊軒的戰兵營布置在了這裏。

朱慈烺到八裏橋時,遠遠就看見矗立在橋頭這邊的那一座棱堡和堡墻上飄揚的大明軍旗,比起三河城邊和通州城前的大棱堡,八裏橋前的棱堡,屬於小型,只能駐兵五百,但因為石橋橋面狹窄,通過不便,擋在石橋之前,前有壕溝,上下兩層,配有大量火炮,所有炮口都瞄著橋面的棱堡對石橋有著絕對的統治力,建虜若想通過,非付出屍山血海的代價不可。

而在棱堡周圍,以棱堡為核心,明軍挖掘壕溝,又建立了一圈外圍防線,不置火炮,只置鳥銃兵和手雷,以免火炮落入敵人之手,但使壕溝堅守不住,立刻就可以退入棱堡之中。

對棱堡戰術,朱慈烺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雖然這一世還沒有經過實戰,但歷史卻已經證明了棱堡的效用,今年為了應對建虜入塞,大明朝耗費重金,在京畿第二道防線,一共修建了大小棱堡一十六座,小部分扼守河面,大部分修建在城池防守的要點,而駐守這些棱堡的都是火器精良的精武營,朱慈烺相信,他們一定能讓建虜付出代價。

最初,有朝臣提出,如果建虜入塞,可以炸毀運河上難以拆除的四座石橋,但朱慈烺否定了,一來這個時代炸藥威力有限,石橋都是由石條砌成,每座石橋的修建時間,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絕不是現在的炸藥能炸毀的;第二,人類都有僥幸心理,留下石橋,也等於是給建虜留下了一條去路,面對難於逾越的河水,建虜一定會嘗試走石橋,而窄窄的石橋,將成為他們的墳場。